《难忘的记忆》《人·漫话生命》张福生(1251)

分类: 综合 |


第三章
3.1
(陕西)张福生
一、WHO早先提出的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的十大准则:
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从事日常生活,并担负繁重的工作,而且不感到过分紧张疲劳。
2.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各种变化。
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质适当,身材匀称,站立时,头、肩、臂的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丰满,有弹性。
二、WHO制定的“五快”“三良好”的健康标准:
1.“五快”
五快虽有概括上的简单片面之嫌,却有认识上的明快形象之感。就是说一个人食欲好,消化能力好,思维敏捷,反应能力强,神经系统功能好,即可基本反映出他的身体是健康的。
(1)吃得快。所谓吃得快,就是吃得痛快。三餐饮食吃得津津有味,能快速吃完一餐饭而不挑食,食欲与进餐时间基本相同。快食并不是狼吞虎咽,不辨滋味,而是吃饭时不挑食,不偏食,吃得专心,吃得顺利,没有过饱或不饱的不舒适感。
(2)睡得快。睡得快就是睡得舒畅,一觉睡到天亮,醒后头脑清醒,精神饱满。睡得快重要的是质量,如睡的时间过多,且醒后仍觉乏力不爽,则是心理、生理的病态表现。睡得快说明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功能协调,而且内脏无病理信息的干扰。
(3)便得快。便意来时,能很快排泄大小便,且感觉轻松自如,在精神上有一种良好的感觉。便后没有疲劳感,说明胃肠功能良好。
(4)说得快。说话流利,语言表达准确,头脑清楚,思维敏捷,中气充足,心肺功能正常,说话不觉吃力,没有有话说而不想说的疲倦之意,没有头脑迟钝、词不达意的现象。
(5)行得快。行动自如、协调,迈步轻松有力,身体敏捷,反应迅速,动作流畅,证明躯体和四肢状况良好,精力充沛旺盛。人患有内脏疾病时,下肢常有沉重感,心情焦虑、精神抑郁,则往往感到四肢乏力、步履沉重。
2.“三良好”
(1)良好的个人性格。性格温柔和顺,言行举止有度,能够很好地适应不同环境,没有经常性的压抑感和冲动感;目标明确,意志坚定,感情丰富,热爱生活,人生观豁达,胸襟坦荡。
(2)良好的处世技巧。看问题都能以现实为基础,具有辩证观、整体观、发展观,不偏执、不近视、不浮浅,与人交往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不管人际关系如何变幻都能始终保持稳定持久的适应性,能保持社会外环境与身体内环境的平衡。
(3)良好的人际关系。有与他人交往的愿望,能有选择地交友,珍视友情,尊重他人人格,待人接物能宽厚为怀。既善待自己,自尊、自爱、自信、自得其乐,又能与人为善,助人为乐。
三、WHO制定的心理健康的7条标准:
1.智力正常;
2.善于协调和控制情绪;
3.具有较强的意志和品质;
4.人际关系和谐;
5.能主动地适应并改善现实环境;
6.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作者简介:
张福生,男,汉族,1943年2月生于陕西省三原县,祖籍山西省临猗县北辛乡张家坡。1969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原西安医学院)医疗系,分配到陕西省柞水县红岩寺地段医院从事医疗工作。1988年调回三原县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职称,曾先后担任医务科科长、业务副院长职务,2003年退休。医学知识和技能全面,业余兴趣广泛,涉猎哲学、文化、宗教、心理学、生命科学等领域。2012年4月,张福生著书《人·漫话生命》,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