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难忘的记忆》《人·漫话生命》张福生(1253)

(2025-06-09 08:53:57)
分类: 综合

《难忘的记忆》《人·漫话生命》张福生(1253)

     《难忘的记忆》画刊选登(连载1253

 

      《人·漫话生命》

 

《难忘的记忆》《人·漫话生命》张福生(1253)

        张福生著《人·漫话生命》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

 


《难忘的记忆》《人·漫话生命》张福生(1253)

         《人·漫话生命》作者张福生(摄影:程翔)

 

 

3.2 新健康概念

 

  (陕西)张福生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是人的第一素质,是人的第一财富,社会发展的第一保障力。人的目的从本质上来说 ,就是为了健康的生活、工作、活动,健康地享受人生。

健康的概念属于人文历史和文化的范畴,也是医学科学的终极概念,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产物,更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健康的概念随着社会和医学的进步而发展,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健康的理解不同。认识健康有时比认识疾病还难。

健康的定义至少有80多个。有人明确提出,“ 健康是人体在一定环境遗传条件下,恰当地表达其行为功能的情形。”《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指出:“健康,使个体能长期地适应环境的身体、情绪、精神及社会方方面面的能力。”

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对健康的概念作了数次修订和完善 1947WHO的宪章中,首次提出了健康的多维度定义,认为“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衰弱,而且是保持体格方面、精神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完好状态。”尔后, WHO又在1978年的国际保健大会上通过的《阿拉木图宣言》中再次重申:“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痛苦,而且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完好状态。”并指出:“健康是基本人权,达到尽可能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围内一项基本的社会性目标。”WHO把健康的内涵扩大到超过非疾病的范围,它以生物、心理和社会为基础,是人类的一项基本需求和权利,其水平高低往往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1989WHO进一步提出四维健康新概念:“一个人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4个方面均呈健全状态。”至此,我们可以认为,新健康概念应该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四个方面。这是最理想、最完整的健康概念。

1.生理健康。生理健康指人体的结构完整和生理功能正常。它是人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其它健康的物质基础。一是体形健康,身高、体重等发育功能指标健康;二是体态健康,即无病态和残疾,坐姿、行姿匀称;三是体能健康,是指个体的力量、速度、耐力和灵活性等良好。生理健康最终体现一个人要体力充沛、精神饱满,能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高强度的紧张工作与生活。

2.心理健康。“心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现实的反映。第三届国际卫生大会对心理健康定义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到最佳的状态。”所以,心理健康是人体内部、外部协调统一的良好状态。心理健康以生理健康为基础并高于生理健康,是生理健康的发展。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准为:具有同情心和自信心,热爱生活,和睦共处,善于交往,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知足常乐等。简单说有三个标准——敬业、乐群、自我修养。判定心理健康的3项原则是:(1)心理与环境的同一性,指心理反映客观现实无论在形式或内容上均应同客观环境保持一致。(2)心理与行为的整体性,指一个人的认识、体验、情感、意识等心理活动和行为在自身是一个完整和协调的统一体。(3)人格的稳定性,指一个人在长期的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3.道德健康。做事有背于道德准则的人,必然导致紧张、恐惧、内疚等心态。这种精神负担,必然引起神经中枢、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失调,干扰其它各种器官的正常代谢过程,削弱免疫系统的防卫能力,最终在恶劣心境的重压和各种身心疾病的折磨下,或早衰或丧生。善良的品性、淡泊的心境是健康的保证。良好的心理状态,能促进身体内产生更多有益的激素、酶类等,这些物质能把血液的流量、细胞的活动调节到最佳状态,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力,整体上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

道德健康的主要内容包括:健康者不以损害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具有辨别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等是非观念,能按照社会行为的规范准则约束自己、支配自己。中国是礼仪之邦,道德健康的最高标准是无私奉献,最低标准是不损害他人,不健康的标准是损人利己或损人不利己。道德健康是建立在健康道德之上的,健康道德具体包括3个方面内容:(1)维护自己个人健康。首先要懂得一些医药卫生知识,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如不吸烟、不酗酒,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达到生理、心理的全面健康。(2)不损害他人的健康。作为社会的一员,必须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环境卫生,克服和戒除给他人健康可能带来损害的不良行为,如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等,并不断提高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环境卫生的自觉性和自制力。(3)为增进社会健康事业奉献爱心。能够积极参加与群众健康有关的公益活动,如打扫环境卫生,布置有益身心健康的环境;不浪费卫生资源,把有限的卫生资源让给比自己更需要的人;主动奉献,尽己所能,为社会大众的健康造福,如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等活动。

4.社会适应良好。社会适应性主要指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适应,包括职业角色、家庭角色及婚姻、家庭、工作、学习、娱乐中的角色转换与人际关系等的适应。社会适应性良好,不仅要具备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道德健康作为基础,而且要具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工作能力和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不仅能胜任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角色,而且能创造性地取得成就,贡献于社会,达到自我成就、自我实现。这是健康的最高境界。缺乏角色意识,发生角色错位,是社会适应性不健康的表现。所以,社会适应性良好是以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最高健康层次。

这种4维的新健康概念,是人类最崇高的理想,是超越时空、超越信仰、超越阶级、超越国界的人类共同理想。这种现代健康观是和谐健康观,强调的是人的身体、心灵和社会的融洽统一与和谐。让大众走近现代健康观,就是让大众认识和理解健康的本质内涵,为实现人类理想和目标共同努力。

需要强调的是,要树立全面的健康意识。健康概念所指的并非某个实体的抽象个人,而是一种持续活动的“人的生命过程”,健康并不是要达到的目标,而是一个要维持的过程,是动态的、相对的概念。“完全健康”和“完全疾病”都是不存在的。

这种新健康标准,尽管并非人人都可以达到的完全健康的水平,“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但人们可以通过努力获得最佳的健康水平。

 

 

作者简介

张福生,男,汉族,19432月生于陕西省三原县,祖籍山西省临猗县北辛乡张家坡。1969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原西安医学院医疗系,分配到陕西省柞水县红岩寺地段医院从事医疗工作。1988年调回三原县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职称,曾先后担任医务科科长、业务副院长职务,2003年退休。医学知识和技能全面,业余兴趣广泛,涉猎哲学、文化、宗教、心理学、生命科学等领域。20124月,张福生著《人·漫话生命》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