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东史迹之  深圳新桥、南头和莲花山的历史遗迹

(2013-05-18 16:01:04)
标签:

广东

深圳

曾氏大宗祠

南头古城垣

黄默堂墓

分类: 游记7-粤琼港澳

 

广东史迹之 <wbr> <wbr>深圳新桥、南头和莲花山的历史遗迹
曾氏大宗祠,清乾嘉间(1736-1820),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新桥社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

 

    在深圳逗留数日,查了广东省文物局网站的信息,就近去了三处省保单位。说近却不近,从南山区的住处出发,到南头检查站转310-315线内环,到新桥,差不多用了100分钟。司机让我在拥堵的立交桥下了车,打听新二村的位置,新二村在十字路口的一个角上,凭借事先在地图上确认的方向,边走边问,倒未走弯路顺利到达。

    曾氏大宗祠在小学背后,从新二村到新桥村要路过幼儿园,回转时差点走错路,就是以过桥有幼儿园而及时纠正的。大宗祠之右还有曾氏先辈的祠堂数所,已粉饰一新,其一作为老年人的活动场所,下午才有人来。

    还好大宗祠有工人师傅临时居住,得以入内参观。大门之内,与中厅之间建有花岗岩的牌坊一座,牌坊后,左右为小亭,中厅悬大学堂匾额,后厅设祖宗牌位,中线建筑两侧由廊道相连,形成封闭的空间。


广东史迹之 <wbr> <wbr>深圳新桥、南头和莲花山的历史遗迹 牌坊之后的天井,两侧建亭,也是出入宗祠的通道


广东史迹之 <wbr> <wbr>深圳新桥、南头和莲花山的历史遗迹 牌坊背面的题字,讲述番禺小龙始祖曾仕行、新桥始祖曾仕贵兄弟两人为躲避搜查皇妃之乱,自南雄珠矶巷逃难到广州,兄弟二人分手时剖石为符的故事


广东史迹之 <wbr> <wbr>深圳新桥、南头和莲花山的历史遗迹 中厅,曾氏远祖为曾子,故有此题


广东史迹之 <wbr> <wbr>深圳新桥、南头和莲花山的历史遗迹 中厅和后厅之间的小天井


广东史迹之 <wbr> <wbr>深圳新桥、南头和莲花山的历史遗迹 后厅,感觉神龛、供桌是新做的,包括宗祠内的壁画,也多在维修时重绘过

 

    除了数间未开的曾氏祠堂外,其右还有大片传统建筑,临街的是观音天后古庙和桐轩书屋等,背后若干民居,走进小巷颇觉亲切,但空间狭小,不知如何拍照是好。转了一圈,看到一只硕鼠流窜,赶紧退了出来。大宗祠这片传统街区,以新桥古建筑群之名,列入了宝安区第四批不可移动文物点,过去当是村落的中心地带吧,其前有大池塘,周围兴建楼房,广植树木后,池塘被隐蔽起来。想上楼看全景,但询问时告之楼顶上不去,属于私人的,遂作罢。


广东史迹之 <wbr> <wbr>深圳新桥、南头和莲花山的历史遗迹 观音天后古庙,门前围墙上摆满观音、福禄寿星、关公等像


广东史迹之 <wbr> <wbr>深圳新桥、南头和莲花山的历史遗迹
古庙的门板画,庙重修于清光绪庚辰(1880)


广东史迹之 <wbr> <wbr>深圳新桥、南头和莲花山的历史遗迹 桐轩书屋和观音天后古庙的木雕没有重填颜色,避不开的是门前的走线,当时光线也不好,太阳正在顶上


广东史迹之 <wbr> <wbr>深圳新桥、南头和莲花山的历史遗迹
巷内一景

 

    南头老城位于南山区,最早可追溯到东晋东官郡城,明洪武十四年(1381)设东莞守御千户所,二十七年于郡城旧址之上筑所城,万历元年(1573)扩建为新安县城,沿至民国仍为宝安县治所在地。外国船只到广州,须绕大屿山经南头入虎门才能进入珠江。南头古城垣于2002年列入省级文物,现存南门、东门及北城墙遗迹等,城内尚有若干历史遗迹和传统民居。

    曾经看过南头的航拍图,感觉还挺完整,所以深圳申报历史文化名城,也觉未尝不可。去前查阅城中的看点,发现早已拆光,没有了成片的街区,顶着名城的帽子也会尴尬。


广东史迹之 <wbr> <wbr>深圳新桥、南头和莲花山的历史遗迹 南城门为明代所建,不知城楼是否为原物


广东史迹之 <wbr> <wbr>深圳新桥、南头和莲花山的历史遗迹 两边的城墙早已拆除,也没必要新弄一个假的墙耸在这里吧


广东史迹之 <wbr> <wbr>深圳新桥、南头和莲花山的历史遗迹 从城内向外,进出的市民很多,也碰到几位游客


广东史迹之 <wbr> <wbr>深圳新桥、南头和莲花山的历史遗迹 南城门内是中山南街,已经没有多少传统建筑了


广东史迹之 <wbr> <wbr>深圳新桥、南头和莲花山的历史遗迹 南街上的烟馆,内部狭小,侧面有几间吸烟室


广东史迹之 <wbr> <wbr>深圳新桥、南头和莲花山的历史遗迹 钱庄和东莞会馆


广东史迹之 <wbr> <wbr>深圳新桥、南头和莲花山的历史遗迹 钱庄前厅的木雕


广东史迹之 <wbr> <wbr>深圳新桥、南头和莲花山的历史遗迹 南街尽头是县衙,感觉是新建的,右转为中山东街,有一座报德祠


广东史迹之 <wbr> <wbr>深圳新桥、南头和莲花山的历史遗迹 印象中报德祠就一个天井


广东史迹之 <wbr> <wbr>深圳新桥、南头和莲花山的历史遗迹 继续东行有座纪念文天祥的信国公祠


广东史迹之 <wbr> <wbr>深圳新桥、南头和莲花山的历史遗迹 印象中祠堂有两个天井


广东史迹之 <wbr> <wbr>深圳新桥、南头和莲花山的历史遗迹 东街是南头的菜市场,尽头的东城门为清代重修


广东史迹之 <wbr> <wbr>深圳新桥、南头和莲花山的历史遗迹 东城门外,等了很久也没有清净的画面


广东史迹之 <wbr> <wbr>深圳新桥、南头和莲花山的历史遗迹 只好照几张局部的


广东史迹之 <wbr> <wbr>深圳新桥、南头和莲花山的历史遗迹 出东城门北行,不远左手边有条上坡路,路右为南头育婴堂,现改为天主教堂


广东史迹之 <wbr> <wbr>深圳新桥、南头和莲花山的历史遗迹
大门到小礼拜堂之间的走廊


广东史迹之 <wbr> <wbr>深圳新桥、南头和莲花山的历史遗迹 门上刻的汉字是粤语,看不懂


广东史迹之 <wbr> <wbr>深圳新桥、南头和莲花山的历史遗迹 原来的石匾表明这里叫新安圣保禄堂,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

 

    南头转得比较匆忙,因为下午要赶火车,许多有传统民居的街巷并未走到,从主街上看到的情形,也不乐观,估计成片的街区是没有了。从新桥返回市区时,在南头检查站转356或m240到深圳石油大厦,再转e18到莲花山公园,因为查到这里有座南宋古墓。

    但很惨,e18不知是什么特殊线路的车,上车就6元,才坐了两站几分钟而已。从公园的南门进入,导游图上没有标出古墓的位置,只好询问工作人员,虽然指出了方向,但在山间转了几下就迷茫了。当时老老实实从山下大路上走,绕到西边就好,却误入山中,瞎转了一小时,差不多快走到山顶了。

    路上碰到一队消防兵上山锻炼,待我快到广场时,见他们在路边做俯卧撑,某些兵很痛苦的表情,可能已经做了很多个。这时一个小朋友感觉很新奇吧,不过三四岁的样子,也要跟着学,大人拉都拉不动,很是有趣。又问做卫生的大婶,才明确古墓正对着北大医院。后面再询问都问医院的位置,又转到山下,终于看到新建的牌坊。

    其实深圳的古迹观赏性真不强,既来之,不妨多走走看看。


广东史迹之 <wbr> <wbr>深圳新桥、南头和莲花山的历史遗迹 黄默堂墓,南宋淳祐戊申(1248),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位于莲花山西北麓,正对公园外的北大医院,墓葬的风水很好,墓下树林之间是溪水汇聚的池塘,当地人称莲花池


广东史迹之 <wbr> <wbr>深圳新桥、南头和莲花山的历史遗迹 沿两边的环山小道来到墓前


广东史迹之 <wbr> <wbr>深圳新桥、南头和莲花山的历史遗迹 墓葬侧面,介绍说黄氏明代后裔的墓葬也在附近,望去未见踪迹,也懒于入林寻找了


广东史迹之 <wbr> <wbr>深圳新桥、南头和莲花山的历史遗迹 墓的正中嵌有双层小塔,介绍云须弥座祭台未留意,并说墓塔和须弥座有唐代遗风


广东史迹之 <wbr> <wbr>深圳新桥、南头和莲花山的历史遗迹
两边的刻字细得几乎看不出来,全靠拍照放大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