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旌表儒士胡仰廷妻杨氏节孝坊,清乾隆六十年(1795),江西省进贤县钟陵乡,江西省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
在钟陵节凛冰霜坊和李渡烧酒作坊间选择,同事更中意前者,这也正合我意,因为是造型独特的六脚牌坊。离开罗源,坐乡村交通车回到汽车北站,又搭班车去钟陵乡。牌坊在乡场附近,但我们坐过头,又倒回去,好在一同下车的年轻情侣知道位置,指点我们在十字路口右拐。逢岔路便打听,再左拐很快看到钟陵桥西侧的节孝牌坊。
牌坊位于路边,保存现状不太乐观,看去有些霉斑,尤其朝北的正面风化严重。坊上满是雕刻,与陈氏牌坊风格相类。中柱外各置两侧柱,平面上形成三角,立面则有八面,因为主楼已损坏,整体缺乏高低错落的视觉效果。牌坊通高6.5米,正面宽7.2米,侧宽3.7米。
北面是正面,逆光,电线也避不开。南面的房子已经废弃,广告很刺眼。在墙下找个角度拍背面倒合适。





南面雕刻保存较好,明间上部刻有奏请旌表的文字,整个石片都快剥落了,寻找一番,也没看到建坊的时间。下部正反两面都刻着“旌表儒士胡仰廷妻杨氏节孝坊”十三字,部分字迹已磨灭。



北面明间上部刻有“节凛冰霜”四个大字,梁枋上长着青苔,加之风化,甚觉荒凉。


相比之下,有阳光照射的部位就明媚许多,动物花卉、装饰图案,都让人想起罗源的牌坊。同事总结说,节凛冰霜坊比陈氏牌坊好看。下面是六个侧面的雕刻。







向三角形空间内部张望,也没看出名堂,倒是好奇顶部俯视会是什么样子。



朝向西面的雕刻保存完好,光线正佳,多拍了两张,同事提醒还要奔袭李渡。从罗源到钟陵花了1小时40分钟时间,逗留40分钟。走田间小路直接回到公路上。返程很顺利,没等几分钟班车就来了,到汽车南站转乘去李渡的班车,期间又花了1个小时。班车没有立即出发,我们合计时间不够了,果断下车寻找返回南昌的公交。公交走了1小时30分钟,在老福山等公交又遇拥堵。这天的时间都耗在路上了。



中柱正背有四只石狮,其中一只有小狮趴在身上,如同婴孩索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