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氏牌坊,明,江西省进贤县七里乡罗源村,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氏牌坊之昼锦坊
周五南昌出差,完事后准备出游,但对工作时间估计不足,没有当天出发,向往的赣州、景德镇都去不了,同事还计划着周日在家美美睡一觉,再加加班,快赶上工作狂了,只好就近去了进贤。
一天时间,偏偏回程时间订得早,感觉跑三个点比较困难,先去了国保单位陈氏牌坊。7:11的火车,到进贤8点过,开了好头。从火车站乘9路公交到汽车北站转班车,有经过七里的,售票员知道罗源村的位置,到岔路口放下我们。
通往村子有水泥路,步行花费了一点时间,加上我拍照慢了些,最后没有时间去李渡,想来还是遗憾的。一路打听,拐进村子遇到妇女主任,她正致力于打造本村的文化,就热心给我们领路。
牌坊在村子的另一头,前有水塘,主任说以前开满荷花,后淤塞,不久前才疏通。她还雄心勃勃想拆掉周围的房子,还牌坊以本来面目。我看坊后的房子也有些年头了,拆了可惜,但主任说最早牌坊一带是花园,如果真是花园,那也是明代的事情吧。但从水塘和牌坊的组合以及朝向看,感觉坊后应是宗祠、堂屋之类的建筑更合理。主任还说她家以前也是雕花的木头房子,几进院,不过百年前就失火烧毁。
在牌坊拍的第一张照片是9:30,结束是10:20,赶班车就是这样。


陈氏牌坊有两座,前一座木坊,高5.96米,宽9.56米,建于明崇祯十年(1637),四柱八狮,正面书“理学名贤”,左书“科甲济美”,右书“明经传芳”,背面书“龙章世锡”。此坊乃万历年间陈氏后裔中的陈良言、陈应元、陈良训三人分别为太学生、万历三十八年进士、万历四十一年进士,并分别任瓜州府同知,刑部郎中、河南兵部副使,浙江按察使、陕西右布政使、郧阳巡抚等高官而建。
主任作为陈氏后人,一直感叹明亡后家族再未有书香传世、光宗耀祖的人物出现,以至于她十多年来把昼锦坊读成了书锦坊,直到立碑保护时才知。
木坊的八座石狮颇觉精彩,主任解读正面四喜相,代表明代的荣耀,背面四悲相代表400年来家族的衰落,真亏她能想出来。有这份心,倒是好的。石狮都是坐蹲式,或抱小狮,或玩绣球,甚是可爱,倒没看出喜悲相来。








木坊之后的石坊年代就早了,说是明永乐八年(1410)所建,麻石青灰砖混合结构,高5.12米,宽8.08米,在江南现存的牌坊中算是老前辈。立坊表彰的陈谟当时年仅26岁,已官至四川右参政。昼锦两字据云是解缙所书,而陈谟在20岁时被徵缮写《永乐大典》,大概就是这样的机缘吧。石坊上镂刻精细,虽有残损,仍不失昔日风采。
仔细端详此坊,感觉就是一座门嘛,若周围是花园,那岂非后门了。两坊之间有砖墙围合,形成院落,这也是所有介绍陈氏牌坊的文字中特别提及的。主任说过去要破除四旧,村干部苦苦哀求,又以落石砸伤人为借口,免除劫难。















早知最后没有时间去李渡,就该在罗源多待会。村中还有不少传统建筑,都是砖砌山墙带前廊,木架子,前廊侧面山墙处开门洞,方便出入。离开时看到一口老井,相信细游一番,还会有所收获。出门在外,不唯知名处,能出行,就快乐。
在进贤看到好几处砖窑,只在罗源等车时拍了一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