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位:揚州女詩人、草衣道人王微《王修微集》目錄(第一版)
(2012-12-14 11:46:35)
标签:
古代文學女詩人揚州王微《王修微集》 |
分类: 闺秀诗目 |
王微,字修微,號草衣道人,揚州人。七歲父見背,流落青樓。後寓西湖、苕溪,與諸名士唱和。又嘗游武當、廬阜諸名山。初嫁西吳茅元儀,以其視楊宛厚於己,遂逸去。終嫁雲間許譽卿,鼎革後三年卒。所著有《遠遊篇》一卷、《閑草》二卷、《宛在篇》、《期山草》二卷、《未焚稿》二卷、《樾館詩》數卷、《名山記》數百卷,僅存《名山記選》二十卷。鍾惺《名媛詩歸》、周之標《女中七才子蘭咳集》、錢謙益《列朝詩集》選其詩最多。今輯錄凡詩二百二十一首,句一聯,詞六十三首,文六篇,評語九十五則,並諸家序傳誌銘十篇。
題逺逰篇(董其昌)
王修微閒草序(鄒廸光)
題王脩微詩草(譚元春) 即期山草小引
樾館詩選序(董其昌)
微道人詩序(陳繼儒)
題王修微草(陳繼儒)
王觀微傳(潘之恒)
列朝詩集小傳(錢謙益)
微道人生壙記(陳繼儒)
修道人生誌銘(許經) 一作許豸
王修微逺逰篇選(詩三十七首)
冬夜渡江
江上望九蕐晴雪
鸚鵡洲候月
陽臺山晚歩
大堤曲(四首)
近秋懐宛叔
舟暁
西泠聞鴈
秋歸卧病
琵琶亭 一作近秋懷宛叔
廬山草堂(二首)
天柱峰
青羊澗
懐蘇郎
舟次江滸
偶作
中秋湖上
吳江舟次
参憨大師
西湖寒夜與令則諸子話舊分賦
荅寄
重晤元逹併次朱先生韻
為汪然明題夢草 一作癸亥夏日集水邉林下,讀夢草賦此請政
雨夜柬令則
寒夜泊湖上
起歩(二首)
月下
問愁篇
春塘引夀朱先生
登大别山眺黃鶴樓、鸚鵡洲諸勝,同王幼度、朱其勤、李宗文、張仲虎、王子雲、
龍夢先、熊元敬分韻*
次朱詠白先生韻*
寒夜訊睂公先生*
王修微閒草選(詩二十六首,詞十二首)
同鍾伯敬先生及諸子夜汎夾山、草蕩二漾
送眉公先生過夾山漾
獨汎
代送
探梅
怨梅
庚申秋夜,予卧病孤山,閒讀虎關女郎秋梦詩,悵然神徃,不能假寐,漫賦一絶,
併紀幽懐,予已作木石人,尚不能無情,後之覧者,當如何耳
題王郎画 一作程淑詩,誤
中穐前懐宛叔
西陵懐譚友夏
紅鸚鵡
白鸚鵡
次韻酧伯敬先生初月見懐
病中聴雨
友人以斷腸草寄怨,予心非而反之
孤山坐月
月夜留宿雲将池上 雲将一作馮夫人
聞蛙
送友人東歸
秋夜同董太史、陳徴君集石湖分得粧字
憶昔二首
秋夜舟中懷宛叔
九日同董太史、李宗文汎石湖戲賦
冬夜懐宛叔
秋夜舟中留别*
詩餘
對月有懐(調寄賀新郎)
調寄千秋嵗
長相思
卜筭子
憶秦娥
冬夜代賦(調寄如夢令)
冬夜代作寄逺(調寄生查子)
春日代賦(調寄風中栁)
代怨嘲(調寄醉花隂) 應作醉春風
西江月
醉芲隂 應作醉春風
天僊子
王脩微期山草選(詩四十首,詞十八首)
寄别
暮春歌
秋夜(三首)
新月
冬夜
春日有懐
賦戲閨人
秋夜送别
昌化道中作
暁泊釣臺
和宛叔
秋暮送蜚卿之吳門
秋夜送别
憶昔
泊金閶戲贈鄰舟女郎
宛叔招飲花下得狂字
宫怨
秋日閒賦
湖上再晤永啟
夢宛叔
湖上早起
懐宛叔
同太史過湖上,未幾先歸,予獨留湖上,苦雨感賦
湖上苦雨懐長卿、令則
永啓、友夏入法相,予以他事未徃賦寄
重晤友夏,同汎夾山漾懐永啓
初冬拜孫太初墓,同友夏諸子
次友夏韻
送友夏,友夏贈予詩,有天涯淪落同之句
送生甫
偶賦
過宛叔夢閣
新秋賦,送止生東歸
戲代
代宛叔寄止生
中秋賦戲宛叔
日沉歌*
感懷*
詩餘
春日和人(調寄浣溪紗)
春日戲賦(調寄菩薩蠻)
春暮病中次宛叔韻(調寄搗練子)
暮春讀閨詞戲調(調寄巫山一叚雲) 應作卜算子
初夏偶賦(調寄巫山一叚雲)
懷舊(調寄巫山一叚雲)
春夜代少緒(調寄生查子)
玉樓春
鵲橋僊
冬夜偶成(調寄鵲橋仙)
湖上有感(調寄憶秦娥)
偶賦(調寄如夢令) 一作靜夜
代賦(調寄生查子)
戲留友夏(調寄憶秦娥)
再賦如夢令臨别似友夏
夢到舊居(調寄如夢令)
月夜卧病懐宛叔(調寄憶秦娥)
春夜送止生東歸(調得長相思)
王脩微未焚稿選(詩三十八首,詞十二首)
重過雨花臺望春江有感
歸途懐宛叙
山行有感
孤舟雨夜寄嘲
戲代
秋夜月下閱邸報
折柳曲送逺即春歸日也
徑山聴雨
暁起豋凌霄峰
徑山看落照
入山見花
西湖觀艶
客長安雨中種竹(二首)
月下見牡丹盛開,有感寄宛叔
辛未春夜,偶閲少陵同學少年詩,有感寄宛叔
秋夜客墳素園懐宛叔
戲和鸎鵡厭籠
雨中得夏夫人書,賦以志感之一
寒夜紀夢
月下聞砧戲書所見
拂鏡戲拈
雨後見月有懐
秋夜憶西湖
冬日同外入山為毋擇地,遇雪偶占,此地予舊擬卜築
秋晚看桂花代拈
元夕憶燕邸次韻
留别孫夫人
旅泊月下寄懐孫夫人
初歸聞鐘
柳下送鍾夫人
戲代
冬日渡江
讀名山記偶拈(二首)
堤上看露桃戲代(二首)
病中書於燕邸
詩餘
雨夜孤舟戲代(調寄長相思)
春夜送逺(四首,調寄搗練子)
月夜偶代(調寄憶秦娥)
病中代人謝寄蘭花(調寄長相思)
冬夜懐韓夫人(調寄生查子)
寒夜過新嘉驛,松下有感(調寄長相思)
睡起偶拈(調寄生查子)
代人感夢(二首,調寄搗練子)
樾館詩(詩八十首,句一聯,詞二十一首,文六篇,評語九十五則)
仙家竹枝詞(二首同李夫人登武當山作)
雪夜小汎
舟次錄二别三贈詩呈子九
别牕下蕉
别庭中竹
贈隔溪玉蘭
贈隔溪梧桐
贈隔溪芙蓉
新秋逢人初度感懷諸女伴
湖上次韻答黃孟畹夫人
寒夜送夏夫人從楚入洛
今夜寒
舟居拈得風字
哭黃夫人孟畹
夜歸憶鄰舟女郞
閒居
寄題不繫園 一作汪夫人以不繫園詩見示賦此寄之
讀張秀先傳偶題
吳老夫人出訪山莊,以詩見示,次韻賦答
擬燕子樓四時閨意(四首)
哭韓夫人
春夜留别
代梅答
山齋坐月
挽趙凡夫(二首)
題姬人畵蘭(四首)
問侍兒月上花梢幾許
病中偶拈
丹陽道中作
游牛首閲春江卽目
憶江南
長至入雲棲
園居
中秋後二日,同瞿彌仲、來君餘、雪柯、麻衣和尚集虎山橋,月下送眉公先生還雲
間
秋日送夏長卿北去
武林紀火
湖上留别王永啓、譚友夏
新秋閉關靈鷲山中
重過嘉禾感懷
秋夜梁溪道中别御君
夜月
有懷
代送項先生北去
送董太史還雲間
留别林天素
叙别(二首)
送别(三首)
送别
贈香
秋夜逢故人
贈汗巾
題畫扇贈人
遲泠然不至
自嘆
懷人
寄張夢徵六兄
秋夜有感(二首)
效古(二首)
西溪探梅
雨後梨花
帝城雪暁
七夕偶雨戲拈
重過玉炤堂
訪寒山趙夫人
寒夜聞梵
贈周公美先生
游苕溪畱寄盧原父
夏前送止生
閒步 存一聯
詩餘
五日(滿庭芳)
七夕(鵲橋仙)
除夜(水龍吟)
初春(錦堂春 仄韻)
春恨(蝶戀花)
寒夜(玉樓春)
宫怨(巫山一段雲)
閨怨(生查子)
湖上曲(十首)
戲詠瓶内荷花(浣溪沙)
舟中代柬(醉花隂)
病中聴雨(浣溪紗)
文
自序 未焚稿原引
宛在篇自叙
湖上曲序
隔溪十咏小引
名山記小引
與汪夫人
名山記選評語(九十四則)
徐媛悼冢孫文評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