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金韬
金韬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003
  • 关注人气:11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是时候谈谈价值投资了

(2008-07-12 11:35:31)
标签:

金韬

财经

股票

价值投资

股神

巴菲特

是川银藏

长期持有

乌龟三原则

分类: 股市评论

价值投资可能对每个股民来说都不陌生,但把价值投资的内涵理解透可能并不容易,要把价值投资的操作坚持到底更是没几个人做到了。价值这个词在我理解本来就不是一个定性定量的东西。就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就算同一类型的价值观他们的度也有不同。那么既然价值都没有一个尺子,价值投资当然一样不会完全等同。所以个人理解价值投资在不同人的眼光里一定是不同的,而且没有最佳答案。

我曾经看过一些关于股神的一些做投资的思想和理论,这里我总结一下这些成功人士的经验:
是川银藏先生,他讲求的是价值投资的“只吃八分饱”“乌龟三原则”,乌龟三原则的启示来自于龟兔赛跑的故事,动作慢的乌龟能取得最后胜利,全靠稳扎稳打,谨慎小心。同样包含了价值投资的精髓。

“ 乌龟三原则”即:

1.选择未来大有前途,却尚未被世人察觉的潜力股,长期持有。
2.每日密切注视经济与股市行情的变动,而且自己下功夫研究。在耐心等待股价上升的同时,防止市场突变,错失卖出时机。
3.不可过分乐观,不要以为股市会永远涨个不停,在市况炙热时,应反行其道趁高套利。
具体做法:勤奋做功课,收集各种重要统计资料,详细分析,找出经济变化的动向,再以研究成果做武器炒股。遵循“乌龟三原则”,只吃八分饱。

遵守的规则与禁忌:

第一忠告:投资股票必须在自有资金的范围内。
第二忠告:不要受报纸杂志的消息所迷惑,未经考虑就投入资金。
五原则:
1.选股不要靠人推荐,要自己下功夫研究后选择。
2.自己要能预测一,两年后的经济变化。
3.每只股票都有其适当的价位,股价超越其应有的水平,便绝不应高追。
4.股价最终还是由业绩决定,被故意炒高的股票应远离。
5.任何时候都可能发生难以预料的事,故必须谨记:投资股票永远有风险。
对大势与个股的看法:
  大势与个股品质并重。
  对股市预测的看法:
  通过对研究基本功的锻炼,能预测经济动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到股市的大方向。
  对投资工具的看法:投资和投机兼顾一身,目的就是顺应市场。
  名言及观念:
  “股市是谣言最多的地方,如果每听到什么谣言,就要买进卖出的话,那么钱再多,也不够赔。”
   是川银藏:1897年出生日本,1931年以70日元起家,在股市中大赚超过300亿日元。
巴菲特 注重公司价值,并长期持有。虽然这是一个很简单的说法,但目前还没有几个人能象他那样做到。这样的投资理念后面,却有着深厚的功底。不论是对世界经济周期性的判断,还是对行业增长提前几年的预知,对公司高管的深入观察和了解。包括买卖过程中的技巧和细节。无一不表明巴菲特具备了经济家的眼光,管理者的控制力,投资者的精确度,政治家的谋略。这样的功底才能让他有上百条的操作细则作为成功保证。可以说巴菲特是一个很博学的投资家。
当然,能得到股神这样的称号的人,一定是在投资上得到了很大成功的人。但是,我也在股神身上看到了过去的失败,不管是是川银藏还是巴菲特都有过失败的经验。他们成功的最大经验是,能在失败后找到自己失败的原因,总结出经验,使失败成为一种财富。而更多的投资人士却很难做到这点。
世界上本来就没有股神,在他们的身上都看到过人性的弱点,只要他们找到了弱点,并克服了这样的弱点,并找到了解决自身弱点的方法,那就会比原来更成功。其实人人都能做股神,只是在这个过程中是否愿意去认识自己的弱点,并有克制力去克服这些弱点而已。
在这些成功人士的身上,我并没有寻找到一条完全统一的价值理论。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他们都能在自己的努力和研究下,找到自己的价值思路,并在合适的时机去买入这些股票,并坚定地持有他们。而当大家都发现了这些股票的价值并追进去,或已经远离了他们所认定的价值后,他们则已经开始退出了。
这点值得我们中国股民学习的很简单的一条就是,当所有人都放弃的时候,我们应该学会去拥有,当所有人都疯狂的时候,我们应该冷静。
至于价值发现,这就看个人的功力了,花多少经历去投入,自然就有多大的回报。而在6000点一路下跌的过程中,我们就需要花很大的精力去为跌完了买什么开始做功课。而当市场已经没有人相信还会有行情的时候,抛到价值理念的基金们都开始失去理智地去斗庄砸货的时候,也就是我们开始发现价值的时候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