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往日不再重来

(2008-08-25 00:00:13)
标签:

体育

再美好的瞬间也有破灭之时,再大的盛宴最后也会只剩残羹冷灸,再“仙女下凡”的女子也只能忍受丑陋的皱纹爬满双脸……是的,我承认我这个人总会很悲观地想着这些明知的未来,慢慢揣摩自己将带着不甘心的落寞从平凡走向坟墓的终极结果。费尽心思细数这些悲惨只是在告诉自己一定要享受生活,感恩命运。或者,你可以用“学会告别”来形容这一切。

 

我们应该感谢中国的古人,他们总是能用更富哲理的话解释万物。我坚持认为“尘归尘,土归土”比“告别”矫情万分,但也只不过是其升华版的古文。它囊括了辉煌的写意,落寞的无奈,更有悟透人生悲喜的禅机。但当局者迷,创造这些说话的古人往往深陷其中难以自拔。所以,苏轼,王安石们在“一声叹息”中郁郁而终。但在后世的一场盛宴中,告别却成为狂欢的舞台,这里甚至没有泪水,只有对极短时间的留恋和疯狂记忆。

 

北京奥运会就这样按照人们早已设置好的时间表开始,高潮,结束。数万名运动员就这样与北京相识,相亲,相别。在这场被完美控制和策划的人类狂欢中,每个人都完美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然后静静等待结束的那一天。

 

埃蒙斯们为失败而痛苦,马琳们为梦想实现而哭,陈忠和们为艰辛而哭,甚至神话般存在的菲尔普斯也忍不住为前无古人的胜利而哭泣,在每一个哭泣的瞬间,他们都在告别属于自己的奥运会,告别过去4年所有的奋斗与艰苦,磨难与孤独。不管成功还是失败,他们都曾以最严谨的态度完成4年一次的比赛,然后等待另一个四年的轮回开始。

 

自从2001年北京获得奥运举办权,中国就开始逐渐陷入全民奥运的浪潮。龙的传人终究是要向全世界展示自己,龙的传人也最终要把自己推向所有的焦点之处。在那里,他们不再卑微;在那里,他们不再软弱;在那里,他们依然和平;在那里,他们依然友爱。我不认为这是迎合主旋律的歌功颂德,也不是夸夸其谈的虚无。事实证明这届奥运会除了完美别无其他。

 

告别完美的方法往往会很难抉择,因为落幕是早已刻定好的机关,定时启动无人能阻。但奥运精神早已把泪水揉进勇气,把失败的伤口融于拼搏的血液当中,所以在全部人群集体告别时,他们华丽地留给了世界一个巨大的身影:博尔特的人类极限,埃蒙斯的绝世悲情,杜丽的失而复得。而电视机前的几十亿观众得到的只有感动,感动,再感动……

 

华夏民族7年的精心准备让天生喜欢悲观的我有足够的勇气去赞美,去乐观。16天的奥运时间曾让我深受黑白颠倒工作的辛苦,但同一片土地上同时上演的盛宴足够让我发至肺腑地说声伟大。

 

告别奥运,请允许我用其实很主旋律的“精神”充斥整篇文章,因为往日将永不再来。

 

此时正午夜0:00,北京奥运彻底告别。

 

(飞空/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