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蕙的风投资感悟 |
分类: 投资感悟 |
&{证券时报}2010年8月14日A7版发表蕙的风博客文章《价值投资之何时卖出》。报纸链接:http://epaper.secutimes.com/paper/zqsb/html/2010-08/14/content_201343.htm
价值投资的交易思考(之二):何时卖出
B、“出现更有吸引力的投资标的时,卖出股票”。这个理解起来也不难,原因仍在于比较收益的替代,将低盈利能力的资产,置换成高盈利能力的资产。
C、“过度高估时,卖出股票”。这个最有争议,很多人会拿出巴菲特长期持有可口可乐、华盛顿邮报的例子,“我愿意持有一只股票的期限,是永远”来争辩。这注定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价值观。不过,理解这一逻辑,似乎并不难:一、从自然法则上看,均值回归,是大概率事件甚至是必然事件,如果价格上涨幅度超出内在价值提升的幅度过多,必然被剧烈的反向运动所校正。即使是公司是极好的公司,卖出后,也能以极大的概率在更低的价格买回来;二、股价过高时,我们沿用“机会成本与潜在收益”比较的思路来验证一下,此时持有收益率已经很低了,潜在收益率相当低,为什么不将它置换成更有盈利潜力的资产呢?
4)要考虑巴老早年、中年、晚年的投资逻辑。巴老早年是现金少、主意多,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很高,因此他交易频率至少比晚年高多了,他也频频将高估的资产置换成更有盈利潜力的资产。到了晚年,他资金规模已经相当大了,变成了“现金多、主意少”,合适的投资机会相当少,此时他投资的机会成本低多了,可口可乐长期收益率大概在12-13%之间,跟他早年不能比,但比空空的持有现金是强多了。他一生中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的变化,这很关键。
因此,对我们普通的投资者而言,我们最重要的是吃透投资大师们的投资逻辑及思想精华,而非亦步亦趋的模仿他们的具体操作。他们说“长期持有”、“永久持有”,我们得思考一下背后的逻辑。我们与别人的情势不同,具体资金的性质、使用期限、机会成本均不同,面对同样的现象,出现不同的行为模式,其实太正常了。
(请关注明日连载刊发:价值投资的交易思考(之三):辩证止损
蕙的风更多精彩投资感悟: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503072772_1_1.html
投资交流、讲座、约稿、转载、广告,请联系蕙的风唯一指定QQ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更多文章:
·
·
·
·
·
·
·
·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家觉得我文章讲出了肺腑之言,请在左上点“加关注”,或者您轻点鼠标在右下给我一个“顶”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