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限构筑 无限创意---谈谈设计理念(中篇)

(2008-07-11 09:47:27)
标签:

原创

论文

设计

创意

理念

文化

分类: 创意

四、设计理念之果是利益的满足:

    宏观的讲,这个利益不全是经济的概念,更是发展的概念:人类的利益、社会的利益、环境的利益、个体的利益……,理念的最高境界应是掩去设计的痕迹,形成和谐的人文环境,满足人类社会宏观的利益。

    微观的看,作为一个专业设计服务的提供者,设计师应该致力于满足并提升每一个客户、每一个项目长期持续的利益。设计师肩负着社会的责任,乐观、积极、平和的职业化态度保证了我们的设计作品既充分发扬个性又保持应有的克制。

    设计理念是一种创意,而创意的增值性正是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原因。设计师在创作中,应该对每个项目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资源,最小限度的损伤环境,并通过造价可行的技术、合适的选材及明智的设计来实现。在考虑物质环境的同时,注意创造可持续发展的人文与社会环境。

    设计理念的增殖体现在文化、经济、社会的广泛方面。

 

五、有限构筑,无限创意:

    忘记了是谁说过:“性感的50%是你自己的,剩下的50%是人们想象的”------设计又何尝不是?物质性(构筑)决定了设计是有限的,意识性(理念)引导了设计给人的感受和理解是无限的。设计理念的重要性也就在此。

    六、七十年代的人都有过体会,透过不同色彩的水果糖纸看天空得到很多无限的感受,在眼前转动着的万花筒里扩展着无限的幻彩……

    老子说:“有形者必有其功能,这是由于某些无形的东西使其运动的缘故”。设计表现的都是有形的东西。但不论怎样美的空间、怎样美的工具,毕竟都需要有人去接触和使用,才能起到它的作用。设计出来的空间,其自身属有限的“静”,只有人才能使其化为无限的“动”。

    关于有限和无限,这里举一个例子。我与朋友们曾经讨论过一个位于室内的景观场景:设计者上来就陷入了景观设计的误区,认为景观就是山石林木、小桥流水,尤其是在这个“没有天空、没有阳光、没有风” 的室内空间中把思路定位为自然,而且还是在“方方正正”中的自然。当然,不能说这个思路或说理念不好,但是位于室内空间中的景观环境设计,有着比室外更多的限制,有着不同的视觉外延感。室外环境是发散的,边界是外展虚无的;室内则是内敛的,边界是收缩实在的。所以,室内景观除高大中庭和内外模糊的空间外,要更多与室内设计相结合进行创意才符合这个时空中人的行为(包括视觉、心理和行为)感受,否则就会失衡。处理好一个作品,很多时候不仅仅是陷入其中去刻画某个实体,那是脆弱的,而营造氛围绝不可缺少,也就是要形成一个虚体“场”,一个自己制造出“因果关系”的场------为什么要这样做细节?人们为什么会欣赏这个东西?是否在这里是唯一的或者说自然而然的……当这个场形成时,目标就实现一半了。这个设计没有去考虑“场”的塑造去感染人,没有搭建一个“自然景观”充分表现的舞台,好象在帐篷里听歌剧,很别扭,“场”没有形成。

 

六、设计无界:

    设计常常由联想、隐喻而引发,联想和隐喻所包含的逻辑引导使设计者精心完成其设计构想。

    那么联想如何产生?如何才有丰富的联想?除了关注身边的生活,设计人更需要具有一种超出日常品质的理解能力。为什么有些设计成为经典?成为文化领域的产物,成为一种更加生机勃勃,更具生命力与充满想象和个性的设计?是无界的知识索求使然。目前在欧美国家的一些设计院校,设计基础教育横跨了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家具设计、展览设计、工业设计、平面设计、服装设计、广告设计等跨度极大的领域,这种多学科多行业的穿插与交流对于培养设计师的创造性思维和对材料、工艺、技术的了解和掌握都帮助极大。这样培养出的设计师普遍具有一种整体性的观念,他们介入所有设计专业的领域,从传统的方方面面的艺术领域的经典作品中感受和分析,汲取灵感,分享灵感,锻炼自己对设计整体性的感受能力,从而挖掘出每个人潜在的创造能力。

    从意大利最著名的设计师埃托·索特萨斯说的:“对我而言,设计应该是对生命、社会、政治、食物以及设计本身的探讨。”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重要的启示:放飞心情做设计,处处留心皆学问,灵感的源泉也许存在于很多看似不相关的领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