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母亲亲子家庭情感 |
我有一个无比焦虑母亲(本文来自心理月刊网站约稿,转载请注明)
我的母亲是一个在物质方面非常缺乏安全感的人,关系到生计的问题她都会特别紧张在意。母亲一直以来克勤克俭,脾气急躁。母亲的养母是个很严苛,很凶的妇人,我不知道是不是跟她现在这么焦虑有关系。现在的问题是,我已经25岁也在找工作的阶段,每次跟母亲电话她都仔仔细细询问我工作找到没,工作的待遇,或者其他跟钱有关的问题,反复问我叮嘱我,其实不光是钱,她在其他方面也都很焦虑,永远是是怀着消极的期待看待我,我觉得压力好大,神经很紧绷。而我如今已经知道自己有抑郁情绪,价值感,自我感觉很低。现在每次打电话都快和她吵起来希望她“给我点空间”,请问我怎么样安慰她才能让她不那么担心紧张呢,怎样让她”休息“一下?怎样才能让她的神经放松下,在她的殷殷“关切”下,我真的很难受压力大!!请专家帮我分析下,感激不尽
这位焦虑的好孩子,
你好。
概括地说,你的母亲,很容易随便因为什么小事就把自己搞得很焦虑;而你呢,则是每当面对这样一个“焦虑的母亲”就同样很容易让自己很焦虑——我这样总结你现在的处境,你觉得合适吗?
再往内心走一步,也就是说,你的母亲,在感知和面对生活的各个细节时,都很容易感受到自己的弱小和无力(也就是你所说的“缺乏安全感”;)而你自己,则是在“安慰母亲”这件事情上,总是感到特别地无能为力,无计可施,因此,也常常体会到和母亲一样的弱小与无力。
看到爸爸妈妈不开心,的确每个孩子都会很天然地想要去安慰。他们会尝试各种各样的方式(比如非常懂事,非常听话,或者非常不懂事,不听话),甚至不惜“让自己焦虑”,来缓解父母的焦虑。究其原因,这可能是因为,在我们很小、很小的时候,能够感知到的世界同样也很小、很小。除了父母,几乎这天地间也就不再有什么其他重要的事物。拯救父母,也就等同于拯救我们自己;或者说,等同于实现了自己“拥有完美父母”的心愿。
所以相对来说,那些成长过程相对比较幸福的孩子,长大以后反而更加容易离开父母,从心理意义上及早开始自己的独立生活。因为他们放心。
但是遗憾的是,一个“小孩子”终究是不能安慰父母的,除非TA先允许自己成为一个独立的成年人。所以,你问我应该怎样“安慰”母亲,我不知道具体的方式,只能跟你分享一个大概的方向——那就是先“狠心”一点儿,远离一点儿,让自己先长大。而实际上,这也谈不上“狠不狠心”那么严重,只不过需要你在自己和母亲的精神世界之间,有意识地划出一条界线,不要总是放任母亲的泪水从自己的眼眶中流出。如果你和母亲是一体的,你自然无法帮助她。
对于你我这代人的父母一辈,由于各种历史的原因,不安全,似乎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但同时,承受这些不安全,也是他们内心强大的一个隐秘表现。不要以为“这世界上只有我才能安慰母亲”,那是我们太自恋。父母没有你看起来那么脆弱,想想在过去艰苦的几十年中,他们都能辛辛苦苦把你抚养大,那么在今天,他们也一定有他们的智慧和能力处理好自己的生活。
当然我的意思,不是否认母亲需要安慰,只是想提醒你,她需要的不是被一个“焦虑的孩子”来安慰。当你可以更好地生活时,实际上,也就安慰了她。至于空间这种东西,对方不给,你还可以转身自己去找的。对吧?
祝好
宫学萍
2012年盛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