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5.总结班主任工作常识

(2014-02-12 16:49:46)
分类: 学习
班级:班级指的是按照一定年龄,学业程度,师生比例所分编而成的相对稳定的学生群体,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

班级的功能:
1.归属功能
2.社会化功能
3.个性化功能

班主任的职责与角色:
1.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守护者
2.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
3.班主任是学校教育计划的贯彻者
4.班主任是各任课教师的协调者
5.班主任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沟通者

班主任的素质要求:
1.高尚的思想品德
2.坚定的教育信念
3.对孩子炽热的爱心
4.较强的组织能力
5.扎实的教育理论素养和科研意识
6.多方面的兴趣与才能
7.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

班级管理目标:
1.形成整合一致的班级目标系统
2.培养组织班集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的作用
3.协调班内外教育力量,形成教育合力
4.创设多样化的社会生活环境,促使班级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班级管理内容:
1.班级财务管理
2.班级信息管理
3.班级评价管理:操行评定
4.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班级管理的原则:
1.学生主体原则
2.因材施教原则
3.集体教育原则
4.民主公正原则
5.严慈相济原则
6.以身作则原则

班级管理的方法:
1.说理教育法
2.奖励法
3.榜样示范法
4.契约法
5.惩戒法

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1.明确的共同目标
2.一定的组织结构
3.能够共同生活的准则
4.集体成员之间互相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班级的教育作用:
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
3.有利于形成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6.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班主任如何了解学生:
1.观察法
2.谈话法
3.分析书面材料
4.调查研究

学业困难及其指导:
1.激活学习动机,消除验血情绪
2.帮助学生锻炼学习毅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改进学生评价方式,构建学生良好的成长环境
4.争取家长和社会力量的有效支持,构建良好的支持系统

品行不良的预防与矫治:
1.班主任首先要正确理解什么是品行不良行为,分析品行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只有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才能采取正确的措施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协调家庭和社会等各方面力量,争取有效的教育支持
4.巩固强化

班级活动的内涵与特征:
1.自主性
2.灵活性
3.参与性
4.差异性

班级活动的类型:
1.思想道德引领类班级活动
2.学习提高类班级活动
3.个性发展类班级活动
4.社会适应类班级活动

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的原则:
1.生命性原则
2.个性化原则
3.开放性原则
4.生成性原则

班级活动的设计:
1.活动资源的挖掘
2.活动主题的选择
3.活动主题的提炼
4.活动标题的拟定
5.活动形式的选择

班级活动的准备:
1.撰写活动计划
2.活动计划的人员落实
3.活动材料的准备
4.活动场地的选择
5.活动的外部联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