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总结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念与实践
(2014-02-11 18:35:28)| 分类: 学习 |
课程类型:
1.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2.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3.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4.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主要的课程理论流派:
1.知识中心课程理论
2.学生中心课程理论
3.社会中心课程理论
课程资源的类型:
1.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
2.素材性资源,条件性资源
3.政治课程资源,语文课程资源,数学课程资源
4.显性课程资源,隐形课程资源
5.物质形态课程资源,精神形态课程资源
6.可预设课程资源,不可预设课程资源
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
1.忠实取向
2.相互调试取向
3.创生取向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1.创新教育理论
2.个性教育理论
3.主体教育理论
4.多元智力理论
5.现代教育思潮
教学的基本任务:
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巧,技能
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5.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
2.上课
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4.课外辅导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我国中小学常用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系统性原则
4.巩固性原则
5.量力性原则
6.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原则
7.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8.因材施教原则
我国中小学常用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谈话法
3.读书指导法
4.演示法
5.参观法
6.实验法
7.练习法
8.实习法
9.讨论法
10.发现法
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1.教学的具体目标和任务
2.教学内容的特点
3.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
4.教师本身的素养
5.教学方法本身的特性
6.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心理准备
2.领会知识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效果
教学评价的功能:
1.诊断功能
2.反馈调节功能
3.区分和鉴别功能
4.激励功能
5.导向功能
教学评价的类型:
1.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
2.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教学评价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科学性与可行性统一原则
3.主体性原则
4.一致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
5.定期性评价与经常性评价相结合原则
6.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1.范例教学模式
2.抛锚式教学模式
3.引导-发现教学模式
4.传递-接受教学模式
5.情境-陶冶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基本技能:
1.导入技能
2.提问技能
3.讲授技能
4.板书技能
5.结课技能
6.三笔字技能
说课的类型:
1.研讨性说课
2.评价性说课
3.检查性说课
4.主题性说课
5.示范性说课
说课的基本内容:
1.说教材
2.说学情
3.说教法和依据
4.说学法和依据
5.说教学过程
6.说板书设计
7.说教学反思
教学机智的特征:
1.实践性
2.个性化
3.集成性
4.高效性
5.创新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