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高阳大帝》是一个漫长的过程。2002年,我经过几年努力,取得北师大艺术系在职研究生的硕士学位后,谢绝老师们建议让我继续攻读博士的提议,思考下一步该做些什么实际的事情?
我业余时间喜好研究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姓氏起源等杂学,对于国外的一些宗教、神话等也有兴趣研究。《圣经》上上帝创造亚当、夏娃,从此有了人类的说法,让我反思我们中国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比如汉族的女娲抟土造人的神话、苗族有枫树妈妈生下人类始祖姜央的传说等,我想搞清楚中国是否有一个比较被大多数人接受的创造人类的说法。
但结果是,我没有找到。对于大部分汉族人来说,人是怎么进化来的,并不是让很关心的问题。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从猿到人的学说就够了。
我退而求其次,想找到现代中国人的源头。本来在考古界,从七十多万年的巫山人,到后来的山顶洞人、元谋人、周口店人等,中国这块土地上人类延续的遗迹是很清晰明了的,但是,从近年人类线粒体遗传特征研究上证明的“人类出自非洲”的“夏娃说”,尼安德特人、克拉玛农人、东亚智人等非非洲古人类灭绝说,都使我们以前的认识出现不确定性。周口店猿人是不是我们的祖先?都成了难以回答的问题。
我退而再求其次,关注于距今一万年的女娲、伏羲时代,但是,对于这个时代传说很少,神话也少,而且对于伏羲的八卦理论我研究不深,不敢瞎写。于是,再退,到距今五千年的炎黄时期,这个时期的事情也是史前史,不过从《山海经》、《黄帝内经》、《竹书纪年》等古籍中可以找到只言片语,适合于写作。
那么,我寻找什么立足点呢?我觉得首先要研究当时的社会结构,人类生活,其次找到要写的主要人物。
其实在此之前,我就拜读了许多考古方面的书籍,做了大量的笔记。但研究的方向是母系氏族社会特征,还是从母系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化的原因,或是原始社会人物呢?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后来,我在研究姓氏学时,在已有的记载中,发现中国人的姓氏大都来源于颛顼(音专须)、喾(音酷)两位远古大帝,甚至我自己的姓氏也是来自颛顼。而颛顼的名字在《山海经》中出现的频率很多,在《史记》,实际自承颛顼后人的朝代有夏和秦,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大的秦、楚、齐、赵四国,都是颛顼的后代。
由此我对于颛顼这个传说中的古代人物产生兴趣,我决定写一部自己认识中的颛顼的故事。
我的写作纯粹是用业余时间。2002年我们的办公地点在魏公村,离国家图书馆很近,每天中午两个小时休息时间,我都泡在北图,直到2004年办公地点搬到平安里,我的搜集资料工作基本完成。到2006年左右,初稿形成。
《高阳大帝》于上周末在北京上市,如今只有西单图书城、中关村图书城有货,其他商店还没来得及上架。上周四我托人给北京新华书店集团批销中心李龙主任送了一本我签名的书,昨天,周日,李龙主任看完书后给我发短信,提出自己的一些不同观点,这些观点很精辟。
欲知李龙主任有啥不同意见?且听下回分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