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写过一篇夸奖朱元璋当了皇帝不忘老兄弟的故事,隔天一想,对朱元璋还是要全面评价。不忘老兄弟固然是他的优点,但是,毕竟田兴跟他毫无利益冲突而且是一个侠肝义胆、光明磊落的人,对他不构成任何威胁,而屠杀功臣,把当年为他打天下的一班人统统打倒,却是他不可饶恕的缺点,这些不能不提。
打天下的时候,朱元璋确实是雄才大略,所以刘伯温、李善长、徐达、常遇春等盖世的文臣武将都愿意辅佐他。但当了皇帝以后,朱元璋的小心眼的本性就显出来。比如,他恢复周朝、汉朝的封建制,把儿子都分封为藩王,到具有战略意义的地方踞守,拱卫朱家皇权的稳固。其结果和汉朝没什么两样,他死后没有几年,就发生了靖难之役,燕王朱棣夺了侄子建文帝的皇位。
疑神疑鬼,处处觉得别人在算计自己,是他当皇帝后经常犯的毛病。
一次,一个大臣上表,其中有不少歌颂他的句子。不过,他却盯上了其中说他怎么怎么“以身作则”一句上。
“以身作则?”他沉思,这是不是骂我过去参加郭子兴的起义军,在士大夫眼里是“贼”啊?(在古代
“贼”的发音与“则”相似,现在有些评书演员也把古人口中的“贼”念成“则”。)越想越觉得是这人在骂他,于是下令,该大臣辱骂皇帝,杀。
这个可怜的大臣到死也不知道自己怎么骂皇上了。
还有一次,朱元璋微服私访,看一个灯会上有灯谜游戏。其中一盏纸糊的花灯上画着一个妇人,怀里抱着一个西瓜,骑着一匹马,马的蹄子巨大。本来这是民间的猜谜游戏,可是让朱元璋把谜底给猜出来了。他脸色一沉,回宫后命令地方官把扎灯笼的工匠抓起来处死。
地方官觉得莫名其妙,就劝说这是民间游戏,皇帝不必当真。朱元璋执意要杀工匠,命令地方官必须执行。
地方官一直不明白这个灯谜怎么惹着皇帝了,就问该用什么罪名?
朱元璋气哼哼地说:“以冒犯皇后罪。”
地方官把灯笼研究了半天才明白原因。原来朱元璋的皇后马氏是淮西人,而淮西女人素来以大脚著称。这个灯谜的谜底确实就是“淮(怀)西(西瓜)马大脚(马蹄巨大)”。因为马皇后是个非常亲民的人,平时和老百姓能打成一片,所以老百姓也没把她当外人,画个无伤大雅的灯谜,算是让大家记住马皇后吧。
如果是当年打天下的时候,朱元璋肯定会高兴地把这个灯笼买下来,拿回去给马太太玩。但此时的朱元璋当了皇帝,觉得自己是不可冒犯的,尤其是涉及自己的女人的事,谁说就跟谁急,就要杀人。
可怜的百姓,本来还是抱着替皇后说好话的心思呢。
唉,现在分析,朱元璋也是心理压力实在太大,所以才处处疑神疑鬼。可怜啊。不容易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