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纪行第五天
(2009-08-07 08:09:02)
标签:
青岛杂谈 |
分类: 社会视点 |
8月6日。
在青岛的最后三天,我搬到了警备区的长城宾馆,在江苏路17号。宾馆的旁边是一座小山,每天早晨四五点中,山上的知了不约而同地齐声鸣叫,打破了夜的寂静,山上开始有晨练的老人,海滨城市新的一天开始了。
采访原六十七军老军长李万恒是一件快乐的事,老人家十四五岁从家乡保定参加八路军,戎马一生。见到我,老人很健谈,讲起自己参加八路军后的一些故事,以及反扫荡、反蚕食的战斗,讲述了第六十七军前身晋察冀老七团的发展,六旅的组建。也许是年纪太大,有些年代说起来就绕不出去了。但是,从他的口书中,我还是清晰地明白了一个英雄部队发展的脉络。老人的孙子和我是同行,在济南一家报纸当编辑,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他有些不耐烦,不知是针对我还是针对老人,谈了将近一个小时,他说爷爷该吃饭了,我不好意思地只好告辞。本来我想询问一下在资料方面老人是否还有什么线索的。老人站起身,但无法送我出门,因为他的腿已经不能迈步了,必须有人搀扶才行。
工余时间,只能在市里面采风了。我先去了海军博物馆。博物馆的室内部分展示了人民海军从1949年最早的华东海军组建到今天的历程,可惜作为博物馆来说,只有一些图片和实物,没有影像效果,还有必要加强科技含量。接着,室外部分参观了济南号等几艘水面大型军舰,还有潜艇237号,作为已经退役的战舰,它们找到了发挥余热的地方。狭长的潜艇,观众从潜艇前部的入口下去,在潜艇内部走过整个艇,再从尾部的出口出来,因为人多,且孩子、老人比较多,从排队到参观完竟然用了一个半小时。
小青岛公园很小,但是,作为一个很精致的小岛(原来是小岛,现在由一道长堤与陆地连接上了),无论如何还是要看看的。在小岛边的礁石上吹吹海风,看海浪一波波的冲向礁石,撞得粉身碎骨而去,看坚硬的礁石被海浪雕琢的奇形怪状,不禁感叹岁月的沧桑。
接着,到海滨浴场游泳。海水很浑浊,海浪很大,沙滩边的海水,里面混合了太多的海藻海菜,就像一锅稠稠的海菜汤,不过,这并不影响大家下海的热情。
傍晚,坐在栈桥对面王子饭店门前的大排档,看夜色下灯火中的大海,别有一番景象。
现在,是8月7日的清晨,只有几个小时我就要离开青岛了。外面下起了小雨。感谢老天,总是把天气安排的特别适合我的行程。再见,青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