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纪行第四天
(2009-08-06 07:26:55)
标签:
青岛杂谈 |
分类: 社会视点 |
8月5日。
采访原六十七军战争年代的老参谋李捷同志的收获很大。与其他几位老战士不同,李老在战争年代一直是做协助首长做战斗、战役运筹工作,没有上过前线。建国后,多年从事军史编纂工作。对于我提出的一些问题,他都很明快地予以解答,同时,提供了许多史料线索,为我的下一步工作具有极大的帮助。
今天工作之余的旅游目的地是崂山。崂山,被誉为海上名山第一。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有一篇《崂山道士》,更是让崂山增添了几分神奇的色彩。
为了更深入地体会青岛的人文特色,我谢绝接待单位派人派车送我去崂山的建议,自己以一个普通旅游者的身份坐大众公交工具去了崂山。
崂山又名桃山,因为模样就像是放在海滨的一盘巨大的仙桃。崂山最大的特色是石头,它是由一块块巨大的花岗岩堆积而成,因为靠近大海,山的主体都是黄褐色的石头,在峡谷、石缝里,葱茏的树木焕发勃勃生机。
崂山面积很大,一个旅游者如果想走遍全山,大概要两天的时间;如果想参观所有开发的景点,也要一天的时间。我的时间比较紧,就采取了一个比较讨巧的办法,我坐车先到上清索道入口处,上缆车到了一座山顶,接着沿着山道攀登,到了明霞洞。参观了明霞洞,顺原路返回一段,转向山下的玉清宫。下山比上山容易些,而且走在枝繁叶茂的山林间,感到非常的惬意。走路不到二十分钟,就到了玉清宫。玉清宫应该是崂山最著名的古刹。崂山被认为是道家的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一,与有一座玉清宫是紧密相连的。玉清宫门前,有一棵有1030年树龄的巨大的银杏树,树根上后来长起的小树,直直的围绕母树长了一圈,其中一棵也有140年的树龄。玉清宫院里,一棵怒放的紫薇和一株碧绿的金桂,吸引着来尽享求签的游人。
毕竟是山间可供筑房的面积有限,不管是明霞洞旁的玉皇殿还是玉清宫,面积都不大。而明霞洞仅仅是几块巨石缝隙间“9字形”的只有十来平米的洞子,入口处只有一米来高,人要弯腰才能进去,洞口几米是个小拐弯,外面看着很阴森,加上洞口上面不知什么人还写上“鬼秘”(或“秘鬼”)两字,让人有些感到瘆人。一位老太太带两个年轻女士站在洞前不敢进去,看我过来,就说:“这位大哥是男的,请你给领领路。”本来我也想进去,就弯腰钻进去,后面娘儿仨也跟进去了。里面有一盏灯,洞壁上贴了一幅福禄寿三星和送子娘娘的画像,聊表洞有仙气。
从玉清宫下山,石阶旁怪石嶙峋,一条小溪在山间奔流,许多大人、孩子在溪水间嬉戏,幽静的山间不时传出孩子们天真爽朗的笑声。山间林木繁茂,不时还有成片的高大的水杉树林。清风徐来,吹干了微汗,让我体会了自然的抚慰。山下有一个水库,碧水映着蓝天、绿树、高山,美。
在崂山海滨,我还乘坐汽艇沿着海岸到钓鱼台去看了看。汽艇在海浪间穿梭起伏,让你有一种乘风破浪的快感。
总体感觉来崂山游览很值。不过当地对崂山的管理就显得粗糙一些。崂山离青岛市区有二十多公里,当地没有专门的旅游公交专线,看见过“崂山一日游”的广告,但那是民间组织的,让人很不放心。崂山的售票处在清流,如果你以为售票处里面就是景区,就想错了,清流离主景区坐车还有十来分钟,上山的每辆车还要交5元的上山费。到崂山最好自己带车或花重金租车,不然你回城就成问题了。尽管理论上有一条304路公交车从景点过,但实际上你看不到车。只有乘坐没有名目的旅游大巴把你送到清流,你才能见到304路。应该说,青岛的公交服务在市区还是不错的。
这几天,青岛的天气很帮忙,一直是晴天,只有从崂山回青岛的路上,才下起小雨。雨水下,主路上泛起白花花的含盐的水沫,让人知道这里毕竟是海滨城市。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