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压力倒逼商业银行转型与升级

标签:
营销手段实体经济亿元记者采访盈利能力 |
分类: 金融理财 |
2013年,银行仍将面临利率市场化加速、中间业务收费合规,控制“两头堵”的局面。中国银行战略发展部副总经理宗良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未来利率市场化方面的改革包括:大力推动非金融企业债务工具的发行及其利率的市场化,继续扩大市场化定价的直接融资比重;推出存款保险制度,设立专门的存款保险机构;选择合适的金融机构试点,将试点影响范围限制在可控范围之内;在对试点经验进行总结之后,择机全面推进利率市场化。”
随着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不断深入,以及在此背景下的金融脱媒进一步加速,将对银行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央行副行长刘士余撰文指出,如果未来10年国际国内不发生类似本轮金融危机的异常情况,政府将从实体经济发展、深化金融机构自主经营改革和完善宏观调控出发,完成两率市场化改革。这种紧凑的时间安排意味着,商业银行已经走到了转型的十字路口。
监管层面上,随着巴三协议的逐步生效,银行表内资产扩张面临越来越大的补充资本压力。银行依靠表内资产扩张的粗放经营方式不可持续,这也在倒逼商业银行的转型与升级。
据测算,如果5家大型商业银行保持现有的增长水平和内源融资比例,2014年将首次出现资本缺口405亿元。巨额的资本缺口,加大了商业银行通过内部积累建立新的资本补充机制的迫切性,总依赖于资本市场并非长久之计。
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董事长、资深金融业分析师汤雪梅,在分享社会责任报告中谈到:现在公众对于银行的社会责任,包括营销手段都越来越接受了,但是银行业目前离公众的期望值差距还很大。因此,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也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是,银行对于基层分支机构的控制能力还存在很大漏洞。去年以来,各地爆发多起支行行长丑闻,非法吸存、扰乱公共秩序、诈骗罪等频频见诸报端。
总体来看,银行盈利前景已发生变化,最好的日子已经过去。只有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提高盈利能力,提升资本的运营效率,才能继续保持稳健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