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问卷的书写就像和陌生人沟通

标签:
信息收集系统合理性数字100汤雪梅 |
分类: 在线调研 |
不管是传统调查,还是利用专业工具和网络技术的在线调查,问卷调查是目前调查行业中所广泛采用的调查方式。即由调查机构根据调查目的设计各类调查问卷,然后采取抽样的方式(随机抽样或整群抽样)确定调查样本,通过调查员或系统对样本的访问,完成事先设计的调查项目,最后,由统计分析得出调查结果的一种方式。它严格遵循的是概率与统计原理,因而,调查方式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同时也便于操作。这一方式对调查结果的影响,除了样本选择、调查员素质、统计手段等因素外,问卷设计水平是其中的一个前提性条件。而问卷设计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又与设计原则有关。
一、合理性。
二、一般性。
即问题的设置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应该说,这是问卷设计的一个基本要求,但我们仍然能够在问卷中发现这类带有一定常识性的错误。这一错误不仅不利于调查成果的整理分折,而且会使调查委托方轻视调查机构或调查者的水平。
三、逻辑性。
问卷的设计要有整体感,这种整体感即是问题与问题之间要具有逻辑性,独立的问题本身也不能出现逻辑上的谬误。从而使问卷成为一个相对完善的小系统。
四、明确性。
所谓明确性,事实上是问题设置的规范性。这一原则具体是指:命题是否准确?提问是否清晰明确、便于回答;被访问者是否能够对问题作出明确的回答,等等。
五、非诱导性。
不成功的记者经常会在采访中使用诱导性的问题。——这种提问方式如果不是刻意地要得出某种结论而甘愿放弃客观性的原则,就是彻头彻尾的职业素质的缺乏。在问卷调查中,因为有充分的时间作提前准备,这种错误大大地减少了。但这一原则之所以成为必要,是在于高度竞争的市场对调查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非诱导性指的是问题要设置在中性位置、不参与提示或主观臆断,完全将被访问者的独立性与客观性摆在问卷操作的限制条件的位置上。
六、便于整理、分析。
成功的问卷设计除了考虑到紧密结合调查主题与方便信息收集外,还要考虑到调查结果的容易得出和调查结果的说服力。这就需要考虑到问卷在调查后的整理与分析工作。
首先,这要求调查指标是能够累加和便于累加的;其次,指标的累计与相对数的计算是有意义的;再次,能够通过数据清楚明了地说明所要调查的问题。只有这样,调查工作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作为调研行业资深研究员,北京科技咨询业协会注册咨询师的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董事长汤雪梅女士,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和案例,总结了企业设计问卷时容易出现的如下5个问题:
1、问题本身有诱导或者暗示性语言,难以得到客观回答。
2、问题有歧义和误解,得到的答案和你想问的可能不一样。
3、一个问题包含两层意思或者两个问题,会让人无法回答。
4、选项之间有重复或者包含关系,让人难以选择。
5、选项有所遗漏,让人找不到自己想要的选择。
她告诉大家,调查问卷的书写就像和陌生人沟通,很有讲究。要在三个层面用力:
1、要注意问题的顺序,先从不敏感的中性话题问起,打消其顾虑和担心,建立信任,再问敏感或易负面难回答的话题。
2、问题之间逻辑清晰层层递进,模块区分,不要太跳跃让受访者觉得不知所云。
3、语言简练准确直白,不要用专业术语和模糊词语或者书面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