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皇宫一小桥

(2014-04-29 08:51:45)
标签:

日本

东京

二重桥

旅游

http://s6/mw690/001DCgRogy6IaWYe2RTa5&690    空无一人的小桥,寂寥出一种幽远宁谧的诗情画意。二重桥在交通意义上已经无足轻重,它的存在仿佛就为增添一分典雅情趣。

我们不能上桥漫步抚栏,只能隔着一条小河眺望,这多少有点遗憾。其实从侧面观赏才是最妙的,可以充分展示其婀娜的身姿。简约淡泊的造型,避免了与优雅环境的纠葛冲突。护城河不宽小桥自然不长,两孔石拱设置得恰到好处。单孔桥在技术上没问题,可从美学角度来看未免呆板单调。而拱洞太多反显小家子气,与不言自威的周边建筑风格不符。

绿叶阗阗荫翳缱绻,樱花灿灿热烈奔放,这是对朴实石桥在色彩上最诗意的衬托。柳梢柔弱在清风间长袖善舞,一羽白禽倏然从桥下飞掠而过,偶尔的动与长久的静,揉合出一种仙境般的平衡。最曼妙的是投射到水面的倒影,二重桥从而升华到立体丰腴的美学境界。近乎凝化的河水清澈似明镜,连多情的春风也拂之不皱。一座梦幻的水中桥,与石桥如胶似漆相拥厮守。即便偶有顽皮的鱼儿划破梦境,倒影晃晃悠悠与小桥有藕断丝连的小别。可不一会儿,依然不离不弃融为一体。半圆的拱洞不再孤寂,两个妙不可言的椭圆顾盼生辉。有人戏称之眼镜桥,二重桥中确实藏匿着一双含情脉脉的眸子。

喜欢二重桥的人,无不着迷于它田园牧歌般的安宁。拱桥将孤芳自赏的身影复印在水面上,呈现出一种难以言状的静谧美。不过细细品味,小桥还是透露出些许若有若无的孤傲与尊贵。它没有“鸡鸣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那种苍凉自然感,也少了些小桥流水人家的亲和温馨。二重桥几乎鲜有人迹,因为它属于孤家寡人的日本皇宫。

早期历史中的天皇拥有很多传说,显得有些虚无飘渺。公元592年推古天皇即位圣德皇太子摄政,实行了高度的中央集权,历史学家认为这标志着日本天皇制度的确立。京都的皇宫一直是全国仰望的神台,而后的东京皇宫则延续了它的辉煌。天皇是日本最高统治者,长期以来一直作为神而被顶礼膜拜。可有很长一段时期这位神郁郁寡欢,大权旁落的天皇只是体面地保留着偶像的象征意义。尾大不掉的镰仓幕府、室町幕府和德川家康的江户幕府,近千年来先后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大将军们,以强硬的铁腕紧握着日本的最高权力。

明治天皇不甘于终日无所事事,终于成功地迫使德川庆喜奉还大政。重掌久违的最高权力后,接着又拉开了明治维新的序幕。江户取代京都成为东京都,皇宫也随之东迁。新皇宫在德川幕府的原址上建造,高墙深院壁垒森严的皇宫重新成为权力中心。直至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裕仁天皇以阴郁沙哑的声音宣布无条件投降,并且不情愿地放弃了天皇神的身份。从至高无上的神回归到凡间的人,天皇既养尊处优又被权力置之度外。也许精巧寂然的二重桥,更符合现今皇宫的心境。

皇宫也会选择几天开放部分区域,日本民众自然趋之若鹜。我们在东京期间,据说每天允许八九万人参观皇宫,但只限于日本国民。于是我们看到了让人惊讶的一幕。没有尽头的人流围着广场缓慢向前移动,几乎无人说话更无喧嚣之音,地上没有纸屑烟蒂,只有走路时发出急促的沙沙声。这支庞大的队伍秩序井然地流入皇宫,这么多的脚印当然不会从二重桥上踩过。否则,精美似雕刻的二重桥将受到近乎粗鲁的轻慢。

二重桥对于皇宫来说也许不算十分重要,却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http://s6/mw690/001DCgRogy6IaX18BRr75&690

http://s2/mw690/001DCgRogy6IaX4ENMZc1&690

http://s10/mw690/001DCgRogy6IaX89Q2Rd9&690

http://s9/mw690/001DCgRogy6IaXd76t2d8&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寺在浅草中
后一篇:东京街市即景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