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斜塔,一支歪歪斜斜而不肯倒下的塔,让比萨著名了六七百年。
到比萨旅游的人很多,而他们想看的目标很一致:斜塔。其实比萨可看的东西也不少,只是斜塔太有名了,其他的景点引不起大家多少兴趣。以致于除了斜塔之外,比萨没给人们留下其他什么印象,仿佛比萨就是这支斜塔。
我们的比萨之行,更是直奔主题,车子一直开到了塔下。下榻的宾馆就在市中心,就在斜塔的旁边。这是欧洲之旅为数不多的一次。我们一直都被安排在郊区,虽然接待的人反复解释,如今是有钱人住乡下,穷人没办法才呆在城里。可我们仍固执地喜欢住城里,因为大家都不是富翁。就好像围城里的人想出来,而我们围城外的乡下人还是固执地想钻进城里去。
从宾馆到斜塔,只有几分钟的路,我们一路仰着头盯着塔尖踱到了塔下。天很蓝,白云在头顶飘过,斜塔正在向你扑来。摇摇欲坠而又顽强不倒的塔,不可思议地挺立在半空,让我们惊叹,让我们疑惑,让我们担心。
八层的塔楼,有五十多米高,这是一座典型的罗马式建筑。斜塔其实是座钟楼,是比萨教堂的组成部分。塔顶挂着一只大钟,有楼梯可直达顶层。伽利略曾在这个塔顶扔下两个大铁球,进行了著名的自由落体实验,砸碎了亚里士多德定理不容置疑的神话,更使斜塔跟着沾光名声大噪。不过今天我们没有福气登上塔顶,一圈栏杆把游客挡在了外面。就在不久前,斜塔的“扶正”工程刚刚完工,栏杆还来不及拆除。据说“扶正”后的斜塔可以保证三百年不倒,可我们看到的钟楼还是摇摇欲坠,因为这次纠偏也就是几厘米,我们凡夫俗子用肉眼是看不出的。
斜塔始建于1174年,建至三层时,由于地基原因便开始倾斜。工程只好暂停,谁知这一停就是百多年,直到1350年才完成了这项马拉松工程。白色大理石的钟楼以特殊的姿态横空出世,尽管在施工中采取了许多纠偏措施,塔顶还是偏离中心两米多。六百多年来,斜塔在世人一次次的惊叹中,继续我行我素,最多时倾斜五米多。斜而不倒,这就是比萨斜塔的无穷魅力。
景点四周很俗套地布满了小商店,只有不俗套的纪念品才能留住挑剔的目光。游客挑选的大多是茶杯和酒杯,因为这些杯子毫不例外地与钟楼保持一致:斜的。当你回家后用斜杯品茗或尝着美酒时,大概不会忘了比萨那支斜塔吧。这些杯子很有意思,而在此拍照留影的人更有意思,人人都是“托塔天王”,选好角度作托塔状,毕竟大家都不希望斜塔倒下。
一群黑人向我们兜售木雕工艺品,他们说着我们听不懂的语言。我们说的他们也不理解,所以只能遗憾地耸耸肩摊开双手,生意没能成交。但是友谊成交了,斜塔下撒满了双方的笑声。教堂的唱诗班正在广场上演唱,不知用的是意大利语还是英语,但歌曲的美妙我们都听懂了。还有许多游客也陆续加入了演唱的队伍,他们笑了,我们也笑了,连严肃的唱诗班也微笑了。
一轮夕阳,正挂在斜塔的钟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