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浮光掠影箬山行

(2008-09-08 08:44:20)
标签:

旅游


用浮光掠影来形容此番的箬山之行,想来最确切不过了。因为我们在浙江省温岭沿海这个小镇逗留的时间,满打满算也不超过两个小时,可谓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从松门出发时,天已黑了,除了车灯外没有一点亮光。谁知汽车一个转弯,光彩夺目的箬山突然向我们扑面而来,毫无思想准备的不速之客都惊叫起来:太美了!箬山安详地沉默着,原谅了客人的大惊小怪。
我们停下车子,轻轻走下来,生怕惊动了这梦幻般的境界。这是一个弧形的海湾,箬山伸出壮实的臂膀,紧紧地拥抱着大海。渔民们在这里世世代代枕着大海,做着永不休止的海之梦。渔家的房子紧贴着街道,街道又紧贴着大海。出海归来的渔船,就泊在街道边,只要站在船头把手一扬,那活蹦乱跳的鲜鱼就可扔上自家的灶台。女人们站在街上,就能把香烟老酒深情地递给男人。大海和渔村就是这么亲密无间,远航而归的渔船,一头依着温馨的家,一头牵着迷人的海。
船舱装着鱼,街道晒着鱼,锅里烧着鱼,嘴上吃着鱼,再吼一出渔歌。白天,这里是鱼的王国,而晚上,则成了灯的世界。街道边的路灯,给箬山戴上了串串发光的项链。家家户户华灯齐放,纵然是关上窗户,拉上窗帘,好奇的灯光犹如红杏出墙,窥视人间。一扇窗子,就是一幅画图,大红的,杏黄的,浅绿的,乳白的,天蓝的,五光十色,绚丽多姿。窗帘上的熊猫龙凤随着晚风微微颤动,你忍不住要说:活了。渔民是离不开海的,连房子也都建在靠海的山坡上。于是,灯光也高高低低密密层层地撒满了整个小山。远远看去,仿佛是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大海怎能不嫉妒呢,贪婪地把这座宫殿拉入水中。点点灯光在水中晃晃悠悠,似碎玉,似繁星。岸上有个箬山,水中也有个箬山。更妙的是船上的灯,高高挂在桅杆上,随着大海的呼吸,飘着,闪着,你会想起夏日的流萤,仲夏夜之梦不经意间弥漫了每个角落。
几个好客的渔民见我们这些外地人如醉似痴,不忍离去,便好心地劝我们赶快去看抬阁,否则就要错过良机了。等我们急匆匆地赶到抬阁的汇集地时,这儿早已是人山人海了。街道,围墙,阳台,房顶,没有一处空着。连爸爸们的肩膀也不能闲着,小孩坐在上面乐得直拍手。
抬阁的样子酷似一顶轿子,前面贴着大红对联,几根柱子上都缠满了各式各样的彩灯,抬阁四周花团锦簇。几个古装打扮的小孩,深居闺阁,"林黛玉"弱不禁风,"孟丽君"巧掩粉黛。引得人们指指点点,猜测这是谁家的"千金"。一位老太太指着抬阁大声地对我嚷些什么,不过我只见她嘴巴在动,却听不见话音,人声鼎沸的狂欢之夜,把一切声音都融合了。当然,我还是明白了她的意思,抬阁里的小姑娘一定是她的孙女。要知道,能在抬阁中扮演一个角色,这在渔村该是一分多大的荣誉。说起他们的慷慨,真有些叫人感动。一位渔民见我们的一位同行者挤在人群中难以摄到好镜头,便一把将他拉到二楼,沾满泥巴的皮鞋毫不留情地踩在那干干净净的地毯上。但愿他能拍些好镜头,不要辜负了人家一片好心。
抬阁终于抬起来了,前面是一排明晃晃的火把。不,最前面的是一群欢呼雀跃的孩子。然后是一盆熊熊燃烧的火,这是丰收的象征,谁不盼有个好年成呢。鞭炮也惊天动地炸响了,狂欢在人群中迅速地传递着。抬阁要游遍每个村庄,人们都挤在自家门口等待着。年轻人最不安分了,在自家门口看了还不过瘾,又穿街过巷跑到前面等待着,向人们赠送先睹的快慰。
箬山的抬阁一般由一个村领头,一个晚上要游上三四个钟头。好胜的渔民是不甘落后的,凡是抬阁经过的村庄,就会燃起鞭炮,也抬上台阁以示响应。这样,抬阁一个晚上比一个晚上多,制作也一个比一个精致,一直闹上十天半月的,整个箬山都沸腾了。
一个难忘的渔村之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乌镇觅茅公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