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水墨松江原创《东北大酱》

(2021-02-02 09:25:42)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水墨松江原创《东北大酱》作者:
[转载]水墨松江原创《东北大酱》


[转载]水墨松江原创《东北大酱》

              东北大酱

                              

 

现在的大商场、农贸市场和自选超市里,各种大酱琳琅满目,什么甜口的、酸口的、辣口的应有尽有,酱变成了市民餐桌上的调味品,想吃哪口的就可以买到,而且价钱又不贵。但我总觉得这些大酱花里胡哨的,不是大酱的原生态味,总觉得还是小时候吃的东北大酱既香甜又有味道,而且儿时吃饭时只有大葱蘸大酱,也能吃饱饭,吃好饭,你说怪不怪,这也许就是我对东北大酱独有的难忘情结吧?!

东北大酱,听老辈人说从满清的时候就风靡东北大地,主要是大酱的原料东北大豆质量好,再加上民间做大酱的工艺独特,许多做大酱的手艺人还有好多秘方,从大豆的烀制、发酵,一直到最后摆到餐桌上的一大碗东北大酱,要经过二十几道工艺流程,但这种做大酱的秘方和工艺毕竟流不到普通老百姓的手里,而普通老百姓做东北大酱只是有不到十道的工艺流程,做出的东北大酱黄泱泱的,色正、味美,吃起来口感特别好,一碗大酱就可以当菜吃,而且大酱营养也十分丰富。

有时,我很赞赏和佩服咱们的先祖做东北大酱的手艺,你说,平平常常的东北大豆咋能做出来那么好吃的大酱呢?

小时候,我家十分穷,家中每顿饭炕桌上都摆有一碗母亲做的东北大酱,虽然没有各种肉类,也无海鲜,蔬菜也很少,尤其是冬天,上顿白菜、土豆、大葱,下顿还是老三样,没有别的可吃的,但餐桌离不了大酱。可以说,我们兄弟几个都是吃母亲做的东北大酱长大的,照样个个身体结实,无病无灾的,我真呐了昧去了,这东北大酱真是养人啊!

上世纪六十年代,那时的东北大豆都是纯纯的,种大豆时也不上化肥,都是农家肥,因此大豆个大、饱满,圆润,黄澄澄、金灿灿的,作为东北大酱的主原料也十分关键,否则做出的东北大酱从色泽上就不正,别说吃着时的口感了。

做酱时先用簸簯把大豆中的杂质扬出去,然后把大豆放在炕上仔细的挑选,将那些瘪子豆扔掉,用水把挑出的大豆洗干净后,放到农村做饭的18印大铁锅里去烀豆。

一般烀豆时不能用硬柴禾,比如破木头等等,只能用苞米秸、苞米瓤子、高粱杆等,小火慢慢的把锅烧开,停一会,再烧开,整个烀豆的过程得用一天一宿的时间,得烧45个开,待把大豆烀到黄泱泱的,呈粥状能闻到十分香的味道就可以了。

然后用木头做的豆杵子在大锅里搥黄豆,用力不能过大,否则把锅搥漏了。你别说,搥漏锅底的事还真不少呢!

待把黄豆搥得基本上都碎了,用木头做的模子(比脱土坯用的模子小),大小有现在精装本的《现代汉语词典》那么大,把搥好的豆子装入模子中,闯实,这个过程相当于铸造钢铁件时的造型工艺过程。最后一块一块的大酱坯子就做好了。无条件的用潮湿的高杆杆从中间破开,把酱坯子捆成十字花型,吊在房梁上进行风干,有条件的用纸把酱坯子包好,置于通风良好的柜子上面。

经过多日的风干,酱坯子四周上满了绿毛,干透时,酱坯子硬邦邦的,像砖头似的,可以打死人啊!

如果想吃东北大酱时,先用水将酱坯子四周的绿毛刷干净,然后用热水浸泡,等酱坯子浸透水后,用刀切成小块,再用水将切成小块的酱坯子浸泡,然后用手抓咕碎了,成均匀的稀粥状。记住,放多少大粒盐需按人的口味而定,是咸点还是淡点,因人而异。一般的情况下是三尖碗的酱面兑一平碗的大粒盐,搅拌均匀后,再放到农村用的大缸中进行发酵,外罩一个笼屉布苫好,再扣上一个小铁锅就可以了。

不过在东北大酱发酵的时候,还得经常打开酱缸,用木制的酱耙子上下搅动,晴天时,要把酱缸的盖打开,得晒晒太阳,还得品尝一下大酱,淡了就再加点盐即可。

经过一周左右的发酵,黄泱泱的稍有一点臭味的东北大酱就做好了,可以摆在炕桌上吃了。

不过,有时在酱缸开盖晒太阳时,由于主人出去了,遇上雨天,雨水进入酱缸中易使大酱生蛆,不要惊慌,这是正常的,捞出扔掉就行了,俗话说得好,“井里的蛤蟆,酱里的蛆,小米里的虫子,那都是正常的”!

大酱,东北大酱,在上世纪的六十年代,你养育了一代人,这代人就是吃小米干饭就着东北大酱长大的。在这代人的生活中,大酱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并在他们的脑海里刻下了十分难忘的印迹。现在日子好了,如今的年轻人再也不用去吃东北大酱过生活了,但会做东北大酱的老年人,每年还是费力的做一点,送给儿女和亲友尝一尝,一碗东北大酱一颗心啊!一碗东北大酱,满碗盛的都是浓浓的割舍不断的亲情啊!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