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希文,男,汉族,黑龙江省肇源县人。笔名沈流、风筝、柯粒,号水墨松江。机械工程师。
1986年7月在第一重型机器厂(厂址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参加工作,任分厂、处室铸造技术员。1990年11月调入大庆石化总厂,曾在二级单位人事部门、安全技术管理部门、生产管理部门、资产管理部门、门和门工作。系世界华文作家联合会会员、楹联学会会员、散文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石油作家协会会员、石油书法家协会会员、大庆市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大庆市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创作主任、大庆石化作家协会副、大庆市邂逅湖读书会副会长。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从事书法创作。曾为级刊物《辽宁青年》封面题字8次,为市级杂志《纵游大庆》封面题字,为省级期刊、报纸《党建文汇》、《生活报》子栏目《三联导报》、《北极光》题字。曾荣获黑龙江省建设系统书法大赛一等奖。书法作品散见国内专业报刊、杂志。《岁月》杂志2011年第12期封三和《北国诗风》2013年第1期封三均做过书法专题报道。
书法创作代表作品《无欲则刚》、《天道酬勤》、《听雪》等。
2007年7月业余时间开始从事散文、报告文学、小说、随笔、文学评论等文学创作,尤其是对关东民俗、民风情有独钟。作品发表于美国《侨报》,越南《越南华文文学》,香港《新文学》、《大文豪》、《双丽文学》、《世界华文作家》、《作家》,台湾《台湾报》,苏里南《日报》及国内《参花》、《北方文学》、《地火》、《大众》、《神州民俗》、《黑龙江日报》、《吉林日报》、《北方时报》、《石油报》、《石油画报》、《石油商报》、《黑龙江农村报》、《黑龙江科技报》、《党的生活》、《小兴安岭文学》、《运河》、《陇南文学》、《岁月》、《青年文学家》、《大庆作家》等国内外100余种报刊、杂志。作品曾被《网》、《网》、《国学网》、《振兴东北网》、《乡土周刊》、《搜狐网》、《评论网》、《》、《美国侨报网》等国内外100余家网站转载。
迄今为止已发表文学作品计200余万字。代表作品《喇叭匠子》、《冰糖葫芦》、《哭七关》、《东北大车店》、《那些“胀肚脐”的岁月》、《包楞皮儿》等。
散文和报告文学作品被收入《古镇大同》(文联出版社2010年11月)、《一个有翅膀的城市》(大众文艺出版社 2011年9月)、《部落格:心灵鸡汤》(线装书局2012年12月)、《杜尔伯特文学艺术丛书散文卷》(文联出版社2013年5月)、《大庆文学作品精选 散文卷》(北方文艺出版社2015年1月)等文集。
原创散文作品《冰糖葫芦》荣获“2012年全国散文作家论坛征文大赛一等奖”。
原创散文作品《年嚼裹儿》荣获2013年1月黑龙江省《生活报》“寻找记忆中的年味儿食品”全国征文二等奖。
2013年5月出版报告文学集《风采》(15万字)。
“关东风俗三部曲”之一《关东这疙瘩》于2014年1月由上海中西书局出版发行;之二《关东往事》于2015年2月由哈尔滨出版社出版发行;之三《关东十二月》于2015年10月由北京团结出版社出版发行;纪实文学集《出彩》于2016年10月由电影出版社出版发行;散文集《水墨关东》、《关东嗑》创作完毕,寻求出版。
2014年4月21日《都市生活报》阅读版以“难忘关东情”为题对刘希文和他的作品《关东这疙瘩》进行了专访;2014年7月7日《大庆日报》本地版用一个整版,以“侃侃‘关东这疙瘩’的民俗”为题对刘希文进行了人物专访。同日《大庆网》、《大庆宣传网》“名人名家”栏目以“刘希文:把关东带到世界各地”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
现正在进行报告文学和小说创作。
为《石油报》特约记者。
散文集《关东这疙瘩》被大庆市委确认为大庆市2014年全民读书推荐书目。
散文集《关东往事》、《关东十二月》被评为大庆首届“岁月文学奖”(2016年3月)。
2017年12月荣获《铁人文学》大家奖。
纪实文学集《出彩》被收入“黑龙江蓝皮书--《黑龙江文学发展报告》(2017---2018)”,并以《大庆精神 熠熠生辉》为题进行了文学评论。
大庆石化书画院入驻书法家。
2019年3月被“楹联学会”吸收为会员。
2020年参与长篇报告文学《楷模王启民》创作,为该作品进行文学统稿,为作者之一。该作品由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发行。
博主三大爱好:文学创作、书法创作、侍弄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