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4高考文言文注译:重庆卷《记丐侠》

(2014-08-01 17:49:37)
标签:

2014高考

重庆卷

文言文

语文高考试卷

记丐侠

《记丐侠》注译

来懋(mào)斋先生者,家况奇贫,性慷慨而有过人节。乡试[1]后,捷[2][3]。意欲赴礼部试[4],而绌[5]于资斧[6]。乡人俗习,例[7][8]临时乏资者,得招集亲友七八人各出一分于发起人,由发起人立约签字付资,毕事而次第[9]发还之,谓之会。既而曰:“孰如成一会而筹集之。”于是奔走于亲故之门者数日,始获七人之认可。然皆以情不能却,强[10]应之而心实否之。届期先生黎明起,扫庭[11],具旨酒与佳肴,以恭候之。讵知[12]日既夕矣,无一亲故之足迹,印于其庭者。有群丐过其门,见先生家罗[13]杯盘,必有所谓喜事者。遂麇[14]集于户限[15]外,争欲得杯盘狼藉之馀渖[16]。斯时也,先生饥火与愤火交绥[17],于是出谓群丐曰:“予之肆筵以设席也,实以部试期迫,赴都乏资,意欲藉[18]亲故[19]之集会轮资,应眉急耳。奈亲故负我,今竟食言,以致吾之酒肴为虚设。虽然,与其鱼馁[20]而肉败,孰若大家共一饱。汝曹[21]其就座,吾将为东道主而畅饮焉。”群丐登堂[22][23][24]既良,已谓先生曰:“吾侪[25]小,蒙先生赐以酒食,固属非分之宠。今试一问,由此达京师需金几何?”先生曰:“[26]使途无饥渴,而安抵都下足矣。”群丐应声起曰:“是[27]区区者,何难之有?吾侪愿尽力焉,沿途以行乞所得,供先生食。”往往[28]逆旅[29]主人嘉其义而奇其事,且厚有赠馈。既抵都,群丐各分道行乞,以所得资为先生应试费。试后果捷南宫[30],得出为某邑宰[31],循例省亲回籍。群丐亦促之返焉。

[32]抵里閈[33],亲故之问寒温表庆贺者,肩摩踵接。先生亦平淡视之。然越数日将之官,群丐请从[34]任所。先生恐有所不歉[35],又恐背前日谊。方踌躇间,有黠[36]者似已久窥其意曰:“先生之作官,自作官;某等[37]之行乞,自行乞。但使有效犬马处,则吾等愿藉之以毕馀生。若其他世俗之累,决不敢为先生浼[38],且自浼也。请勿作再三之虑,先生以为何如?”

抵任所后,各行丐于四方,惟昏暮时潜一入署问安而已。先生亦随时资给之,然往往不受。时邑多盗,群丐[39]作侦探,是以屡屡破获重要案件。至颁发赏格时,悬牌累月,迄[40]无来领者。而先生以政声卓著,由上峰保升郡守矣。先生固儒者,不耐于酬酢[41]之烦,又淡于利禄,遂以亲老乞终养,解组[42]后,欲为各丐谋治生业,竟皆避之他去。先生每为人言之,辄唏嘘泣下,引为憾事。然而丐则侠矣。   (选自《虞初广志》[43]卷八,有删改)

【注释】

[1]乡试: 明清两代在省城举行每三年一次的考试,考中的称举人。[2]捷:成功。[3]举:举人的简称。[4]礼部试:唐的进士考试本由吏部的考功员外郎主持,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考功员外郎李昂与进士李权语言冲突,朝廷以郎官地位较低,改由正四品上的礼部侍郎主持,亦称省试,省指尚书省。历代沿袭,科举遂为礼部专职,会试因而称礼部试。[5]绌:读chù,不足。[6]资斧:旅费、盘缠。[7]例:照成规进行。[8]凡:所有的。[9]次第:依次。[10]: qiǎng勉强。[11]除:台阶。[12]讵知:, 哪里知道,怎知道。[13]罗:陈列。[14]麇:读qún,成群。[15]户限:门槛。[16]:shěn,汁。[17]交绥:交战,此处说交织在一起。[18]:jiè,假借。[19] 亲故:亲戚故旧。[20]馁:读něi鱼腐烂。[21]曹:辈,类。汝曹即你们大家。[22]:chuò吸,喝。[23]醲:读nóng味浓烈的酒。[24]饷:用酒食等款待。[25]侪:读chái,同辈,同类的人。[26]:只要。[27]是:代词,这。[28]往往:处处,到处。[29]逆旅:旅店,客舍。[30]南宮:指“礼部"[31]邑宰:县邑之宰,即县令。[32]甫:刚刚。[33]里閈:“閈”读hàn,代指乡里。[34]之:动词,到。[35]不歉:不妥。[36]:xiá,聪明而狡猾。[37]某等:我们,我等。[38]:měi,玷污。[39]:暗中。[40]迄:读,一直,始终。[41]酬酢:酬:向客人敬酒;酢,读zuò:向主人敬酒;泛指交际应酬。[42]解组:解下挂印的带子,指辞官。[43]虞初广志: 虞初本为汉代小说家。《汉书艺文志》小说家类有《虞初周说》 943篇,今不传。此书专收小说,故以虞初名书。後来清代张潮又编有《虞初新志》,与之相关的书还有《虞初新志》《虞初续志》《虞初支志》《虞初近志》《虞初广志》。

【译文】

来懋斋先生,家庭非常贫穷,但性情豪爽,有超过常人的节操。参加乡试后,获得成功。想去礼部参加考试,但是缺乏盘缠。当地的习俗,凡是临时缺乏财钱,能够召集七八个亲友各自拿出一份给发起人,发起人立契约签字后获得资助,事情结束后,按照约定的次序偿还,这就是“打会”。不久,来懋斋先生说:“不如成一次会来筹集盘缠。”于是奔走于亲戚故友的家好几天,才获得七人的认可,然而都是因为情面不能拒绝,勉强答应而内心实际不情愿。到了约定的日期,来懋斋先生黎明早起,打扫庭院台阶,准备好酒和佳肴,来恭候已答应来的亲故。哪里料想天已经到了傍晚,没有一个亲戚故旧踏进他的庭院。

    有群乞丐经过先生的家门,看见家中摆满杯盘酒肴,料想必定有喜事。于是都聚集在门槛外争着想得到剩余的菜肴。这时候,先生又饿又怒,于是出门对这些乞丐说:“我摆宴设席,实际因为部试期限快到了,赶赴京城缺乏盘缠,想凭借亲戚故旧集会轮资,解燃眉之急。奈何亲故辜负了我,今天失约,以致我的酒肴成为空摆设,既然这样,与其让鱼和肉坏掉,不如大家一起饱餐一顿。你们请就座,我作为东道主,大家畅饮一番吧。”乞丐们进入厅堂大吃一番,酒肴吃了很长时间,停止后对先生说:“我们地位低,承蒙先生赐给酒食,本来就是受到了非分优厚待遇。现在试着问一问,从这里到达京师需要多少银两?”先生回答说:“只要让我能够在路途不受到饥饿,安全到达京都就足够了。”乞丐们应声而起:“这等区区小亊,有什么艰难?我们愿意为此尽力,用沿途乞讨得到的钱物,供给先生食用。”在去京城的路上旅店的主人称赞群丐义举并对这件事充满好奇,纷纷对他们馈赠。到京都后,乞丐们各自行乞用所得到的财物作为先生的考试费用。考试后果然被礼部录取,能够成为某一县邑县宰,按照规定回乡省亲。乞丐们也催促他要回去。

刚到达乡里,亲戚朋友问寒问暖表示庆贺的人很多,肩挨肩,脚跟脚。先生也只是平淡的看待。然而数日后将要去上任,乞丐们请求跟随到上任的治所。先生担心有所不妥,又唯恐背弃以前的情谊。正在犹豫的时候,其中有机灵的乞丐似乎早就了解到他的心意,说:“先生做官尽管去做官,我们行乞还是去行乞。只要有效劳的时候,我们愿意帮助你一生。像其他世俗之事,绝不敢玷污先生,并玷污了自己。请不要再考虑,先生认为如何?”

先生到达任后,乞丐们各自各地行乞,只有在天黑时暗中有一人进入官署问安罢了。先生也随时资助他们,然而常常不接受。当时县邑多有盗贼,乞丐们暗中做侦探,因此先生多次破获重要案件。到颁发奖赏时,悬挂奖赏牌几个月也没有人认领。因而先生因为政绩显著,由上级保举升职为郡守。先生本来就是读书人,不能忍耐官场酬酢的烦扰,又淡泊名利,于是因为父母年老请求辞职归养。辞职后,想为乞丐谋取生存的产业,他们最终都避开他离去。先生每次对他人谈起这些事,就会唏嘘流泪不止,作为遗憾之事。这就是丐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