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蓝海房地产市场海南东环铁路城市群三亚 |
如果把1999年我国正式取消福利房分配制度作为我国房地产市场化的开端,房地产作为一个产业和市场,到现在经历了整整十年时间了。十年来,房地产业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波折、起伏的同时,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对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改变城乡面貌,改善居民住房条件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一切是人们有目共睹的。十年的发展,还有个更重要的成果是,经过十年的实践,证明了我国房地产市场化、商品化方向是正确的,不久前,住建部长姜伟新在总结十年房地产发展时也明确了这一点。
当然,作为一个迅速发展的新兴产业和市场,我国的房地产业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引起人们关注的问题,如房价较快上涨与市场起伏较大的问题、土地的合理利用与土地财政的问题、市场化与人民基本住房保障的问题,房地产市场自身也出现一些问题,如过度营销、市场诚信、房屋质量等问题。
实际上,我国当年启动房地产市场是带有较强的功利性的,本来就是作为对抗亚洲金融危机的举措之一的,市场的培育、建立、发展仓促了一些,还有待完善。中央政府对此也早已有所警醒,几年前就开始进行调控,但为对抗这次全球经济危机,我国再次利用房地产市场拉动经济,某种程度强化了上述问题。随着危机逐渐过去,人们又开始关注房地产市场的问题,关注房地产产业的前景,一些人质疑房地产还能不能或该不该成为支柱产业,甚至怀疑政府会不会在利用完房地产市场之后卸磨杀驴。
的确,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表面的现象,如房价较高使居民购买力下降,城市房屋也存在许多空置现象,而许多城市住房自有率已超过八成,似乎房地产市场前景黯淡。的确,经过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许多城市,放眼望去,满眼尽是新建的高楼大厦,房地产的发展还可以持续吗?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宏观上,我国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已成不可逆转之势,国民收入增加、财富增长,这是房地产发展的基础。其二,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还有很大空间,一线城市的发展虽已趋饱和,但二、三线城市的发展还方兴未艾,同时,围绕一线城市、中心城市的城市圈、城市群的出现都为房地产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内在动力。最近,出现了发展商集中到二线城市拿地的趋势,就体现了这一动向。
微观上,这次四万亿的投资与以往的许多重复建设不同,基础设施、民生工程、保障性住房、自主创新、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环境保护都有涉及,当然,动作最快的是“铁公基”,这将使我国的基础设施得到跨越式的发展,一步到位地赶上或超过发达国家水平,进而推动我国经济格局、产业布局的改变,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的大流动,从而拓展出房地产新的市场。别的不说,就说轨道交通,一批二线城市的地铁和多个城际高铁密集获批立项、开工,将极大地提高人们出行的效率。一条海南东环铁路,在海口市区是80km/小时的城市轻轨, 出了海口则变成时速 200km/小时的高速铁路,使整个海南东海岸变成了一个城市群。此外,深港一体化、广佛同城化,以及各地兴起的一小时生活圈等区域整合趋势,都颠覆了人们的时空观念、地域概念,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房地产面临着全新的市场前景,需要全新的视野和理念,比如那个老让人拿来说事的所谓地区房价收入比,当广佛同城,深港一体时,究竟是应该用哪个收入比哪个房价呢?当三亚成为全中国的三亚、全世界的三亚时,其需求、房价又该如何衡量呢?另一方面,发展商也不应老盯着大城市、市中心,盯着东部、沿海地区,尽可以到更广大的区域去发展,去创造更多的需求,去开拓更新的市场。在新的背景下,要有新的思维和观念,房地产市场还有蓝海,是大有可为的。
当然,这并非说房地产这个产业就可以高枕无忧了,随着市场越来越规范,消费者越来越成熟,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均衡,房地产不能总靠人口红利、资源红利、政策红利去发展,房地产不再是一个人人都可以吃一口的肥肉,不再是一个粗放发展的产业,需要智慧,需要创新,专业化、精细化、规范化、科技化、人性化是必由之路。
十年的历史,对一个产业而言并不长,房地产才刚刚长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