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盂鼎》铭文句读和蠡解

(2018-10-30 18:01:50)
分类: 远古史

《小盂鼎》铭文句读和蠡解

清道光间在陕西眉县礼村出土了两只铸造有西周早期金文的青铜鼎:一只叫大盂鼎,另一只叫小盂鼎。这两只鼎是史家研究周代分封制和周王与臣属关系的重要史料,一向为史学家所重视。

根据鼎上的铭文记载,《大盂鼎》铸造于“唯王廿又三祀”;《小盂鼎》铸造于“唯王廿又五祀。”看上去前后相差两年时间。在三年时间内周康王连续两次为大臣盂赐鼎似乎不太合乎情理。但是,位于康王后的昭王在位19年;位于康王后的成王在位22年。如果我们否认两只盂鼎的时间间隔是两年的话。第二种可能性是《小盂鼎》产生于周穆王(昭王之后)廿五年。

假设康王廿三年,盂获鼎时年龄在20岁的话,到了周穆王廿五年再次获鼎。这其间的时间是46年。就是说盂在66岁时再获小盂鼎。象盂这样一位在西周历史上两获盂鼎的彪炳显赫的大臣,为什么不见经传而仅仅见于两只盂鼎呢?在《大盂鼎铭文句读和蠡解》一文中,我依据句读和重读,否认了盂是康王的大臣。我认为所谓盂是一种商周时期的祭祀方式。但是如果仅仅只有大盂鼎铭文,那就是一个孤证。幸好一同出土的还有小盂鼎。虽然鼎已经失踪,但是铭文拓片还在。《小盂鼎》铭文如下:
      唯八月既望。辰在甲申。昧爽。三左、三右、多君入服酒。明。王各周庙。邦宾。延邦宾尊其旅服。东向。盂以多旗佩。鬼方子入三门。告曰:王令盂。以伐鬼方。馘。执酋三人。获馘四千八百又二馘。俘人万三千八十一人。俘马匹。俘车卅辆。俘牛三百五十五牛。羊卅八羊。盂。又告曰:。乎蔑我征。执酋一人。获馘二百卅七馘。俘人囗囗囗囗人。俘马百四匹。俘车百辆。王若曰:。盂。拜稽首。以酋进。即大廷。王令荣讯酋。荣即酋讯厥故。伯鬼獯。鬼獯虘以新从。成。折酋于。王呼费伯。令盂。以人馘入门。献西旅。入燎周庙。盂。以入三门。即立中廷北向。盂。告。费伯即位。费伯于明伯、继伯、伯。告成。盂。与诸侯、眔侯、甸、男从盂。征既咸。宾即位。赞宾。王呼赞。盂。以进宾。大采。三周入服酒。王各庙。祝延邦宾。丕祼。用牲禘周王、武王、成王。卜有臧。王祼。祼述。赞邦宾。王呼令盂。以区入。凡区以品。雩。若翌日乙酉。三事入服酒。王各庙。赞王邦宾。诞王令赏盂、、弓一、矢百、画皋一、贝冑一、金毌一、戈二、矢八。用作伯宝尊彝。唯王廿(或作:卅)又五祀。
     整个盂祭仪式过程为:两告两盂——讯酋——三盂——献人馘燎周庙——四盂——众人各就各位——五盂——费伯及诸伯再告——六盂——诸侯、眔侯、甸、男从盂——王呼赞——王七盂——献牺牲禘周王武王成王——八盂——王赞邦宾——九盂——雩。

次日。王赏赐盂、囗、弓矢、画皋、贝胄、金毋、戈等。其中指定了赐盂的用途——用作伯宝尊彝。这种做法和西周初期的其他青铜礼器的惯例是一样的。

大盂鼎铭文记载的盂祭过程和小盂鼎基本一样。在多次出现“命女盂”以后。最后以“雩”结束整个祭祀。然后是由王将盂和其它一系列赏赐赏给某人并指定这个盂将来的专门用途。

 

应该说铭文中“用牲禘周王、武王、成王。卜有臧。王祼。祼述。赞邦宾。”在周王、武王、成王后有两个字脱落。有学者认为这脱落的字应该是“康王、昭王”四字。借此推论这个小盂鼎应该是穆王时期的青铜器。这个观点未免牵强。因为文中脱落的只是两个字。在青铜器的范铸过程中一般遇到重复或者赘字。多采取铲掉模范上的字的修改方法。所以在青铜器铭文上脱字是正常现象。小盂鼎铭文中这里两个字的空缺不可能是“康王昭王”四个字。也不可能是“康王”两个字。因为如果是康王两个字。那么小盂鼎就是昭王时期的青铜礼器。而昭王在位仅十九年。与铭文的“唯王廿(或作:卅)又五祀”不符。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初步结论:和大盂鼎一样。小盂鼎也应该是周康王时期的礼器。需要强调的是:盂鼎一般是圆形的鼎。不是长方形的鼎。我们从甲骨文的盂字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历史记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