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小正考證》鳴蚻 囿有見杏 鳴蜮
(2017-06-24 18:12:36)
标签:
夏小正二十七鳴蚻鳴蜮 |
分类: 远古史·夏小正研究 |
《夏小正原文》:“鳴蚻”《爾雅》作蚻,大戴校本作扎,戴震作鳴扎。
《夏小正傳疏》:扎者,寧縣也。鳴而後知之,故先鳴而后扎。蚻之異體有上木下乙。
《夏小正考證》:扎通蚻。孔廣森曰“小蟬鳴扎扎者也,扎鳴而麥熟”。揚雄方言謂之麥蚻。今夏方言謂之螞蚱。兩音相通。但是上古的麥蚻可能與今天的螞蚱內涵有所不同,其對象所指可能是指不同昆蟲。這昆蟲今天在民間有個俗名為叫油子。
【夏小正原文】:囿有見杏。
【夏小正傳疏】:囿者,山之燕者也。
【夏小正考證】:注意夏方言的杏的發音同“恨”。囿有見韭見于夏曆正月,囿有見杏見于夏曆四月,這并不是說夏曆四月杏就都成熟了,而是說杏樹上已經結出杏的果實。這叫做“四月見實”。正月“囿有見韭”有傳曰:“有也者,園之燕(藩)者也”。這裡的囿和正月的園是有區別的,種植木本植物的叫囿;種植草本的叫園。兩者種植的植物不同,但是都是用藩籬扎好的。
【夏小正原文】:鳴蜮。
【夏小正傳疏】:蜮也者,或曰屈造之屬也。
【夏小正考證】:蜮蟈上古通用,故蜮即蟈蟈。《禮記·月令》亦曰螻蟈鳴可資互證。屈造民間謂蛐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