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训诂学定义:本訓】

(2013-07-20 08:11:36)
标签:

訓詁

正義

本訓

文化

分类: 远古史·甲骨文本训


     只记录本义不记录口语发音的造字是死文字。

   殷商甲骨文系统是音意兼表的系统化活文字。

   但是,今天的殷商甲骨文系统不是殷商人的独创!

 【新概念:本訓】殷商甲骨文是存世最早的漢文字系統。既然是文字系统,它就應該具備形、音、義三重屬性,一個漢字的本訓必定包含對該字本義、注音和造字的全面探究。《說文》:“訓。說教也”。作為說教,本訓的定義就是最原始的義訓、音訓和形訓三者的有機結合。

所謂義訓就是揭示該字的本義,如《爾雅》者是也;所謂音訓就是找到該字造字中所蘊藏的注音依據(在夏商之際則可能是同音假借或者方言發音),《說文》凡“也”字之上與聲韻有關者是也;所謂形訓就是造字,就是緊扣既定本義的聲符注音和意符造字的方式,甲骨文之象形、會意、右文造字者,商周金文之後的形聲、轉注造字者均是也;所謂本訓即義訓、音訓和形訓三者的有機統一,本博是也。

过去的甲骨文研究,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董作宾等都没有能够这样全面研究甲骨文字。主观猜想和拆字解字的成分较大。正如黄侃所说:“近世钟鼎之家免于妄者少矣。”而更况治甲骨卜辞者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