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破譯甲骨文字之二百九十:凡 舟

(2011-06-29 16:16:12)
标签:

甲骨文

本义

盘庚迁殷

文化

分类: 远古史·甲骨文本训

殷商甲骨文中的舟部首的字,一般都是“從舟”和“從凡”通用的,這說明甲骨文的“舟”和“凡”必有可通之處。其中的“朕”字應該是從舟但是被誤譯為從月的朕字。從甲骨文的字形看,“凡”和“舟”也是同源的造字:

破譯甲骨文字之二百九十:凡 <wbr>舟 甲骨文  破譯甲骨文字之二百九十:凡 <wbr>舟 甲骨文

這兩個甲骨文字在甲骨文一期同時出現。如果說“舟”代表黃河上的船隻的話,那麼凡就應該是比舟更小的船隻。其實黃河地區最主要的漂浮工具是“黃河三筏”,即木筏、羊皮筏和牛皮筏。這三種筏子中最簡單的就是木筏,它是用木頭捆扎的排。在木筏上加裝羊皮或者牛皮氣囊以後,就成為羊皮筏或者牛皮筏了。

《說文》:“舟。船也。古者共鼓、貨狄刳木為舟,剡木為楫。”

《說文》:“凡。最括也。從二。二,偶也。”

舟是船的一種似乎沒有爭議。但是凡是一種“最括也”是什麽意思?括的意思是“總體”和“捆扎”,是不是將木材捆綁在一起呢?我在卜辭里發現了一條可供證明的詞條:

卜辭:“…丑卜。行。貞:王其[上執下巾](有破譯為帥一說)凡于滳亡災”(后上15·8

卜辭:“癸酉卜。亘。貞:臣得王占曰:‘其得’。隹甲乙、甲戌臣涉舟延臽弗告”(合109

兩條卜辭中,前一條是商王乘“凡”于滳河,後一條則是商臣“涉舟”。前一條說明“凡”在殷商時也是一種漂浮工具,而後一條的“涉舟”之“涉”是雙腳在水中淌水之意,這說明無論是“舟”還是比舟更原始的“凡”,人乘坐它們時,雙腳是浸在水裡的。

還有一個很有力的證據,這就是卜辭中殷商先王“般庚”又可以寫作“凡庚”的合文:

卜辭:“庚申卜。貞:王賓凡庚劦(一譯喜)日亡尤”(前1·16·4

卜辭:“……王賓凡庚乡夕亡尤”(同上)

另見甲骨文般字,如圖:破譯甲骨文字之二百九十:凡 <wbr>舟 從該字的造字看,“般”中的“舟”字多從凡不從舟。但是同時期的甲骨文“朕”則可從凡亦可從舟。這一點既可以說明般庚遷殷時使用的是最簡陋的小木排,又可以說明“般庚”之“般”是一個專用名詞,之所以這樣造字,是殷商人爲了銘記和緬懷一段艱難而光輝的歷史——般庚遷殷。

從發音看“凡”也極有可能是一種漂浮工具——筏。《方言》:“筏。秦晉之通語也。”凡和筏、般、排等字古韻同在並母。其中的凡和筏、般在殷商時期發音應該非常接近。

通過對比我們發現,甲骨文“凡”中間從二,甲骨文“舟”中間從三甚至從四短橫。這只是船的結構變複雜了而已。現在我們可以知道爲什麽在甲骨文舟部首的字爲什麽既可以從舟,又可以從凡的造字原理了。

【甲骨文字本義小結】

凡的本義:殷商時期最簡單的木排。名詞。

舟的本義:殷商時期的小船。名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