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甲骨文字之一百七十八:秝 排

标签:
甲骨文秝排本义卜辞现代汉语文化 |
分类: 远古史·甲骨文本训 |
《新华词典》中关于排字有八个义项。这八个义项有可以分成两类:一是摆列成行。这个义项引申出军队编制的排,量词排,排练的排,竹排的排,以及放排的排。二是推开和除去的意思:排除。
在殷商甲骨文系统中,有这样的两个甲骨文字恰好和现代汉语中排的两类义项对应。这又一次印证了我的“甲骨文字一字一形一义”的造字原则。这两个甲骨文字如下图:
第一个字:秝,读音歷。学者们基本认定这个字就是后来歷的初文。这个甲骨文字是一个会意字,从双禾。在甲骨文造字中重复代表多,两个禾字并列的意象代表着将收获的禾排成一排。排列的目的当然是为了收获粮食。
卜辞:“叀祖丁秝舞用又正”(京都1930)这里秝舞的意思应该是一种排列整齐的群舞。
但是,这个甲骨文秝字却无法包括现代汉语排字的推开和除去这样两个义项。因为仅仅是两株禾的会意无法产生推开和除去的本义。话要说回来:如果这个甲骨文秝字可以包括与排列的本义不相干的另一个本义推开和除去,则甲骨文造字的“一字一形一义”的原则将受到挑战和质疑。
然而,幸运的是,在甲骨文系统中,推开和除去这一本义是由另一个甲骨文字单独承担的。这个字就是排,见上右图。图中意象为一双手正在将两件东西推开(或者说除去)。虽然我还没有弄清楚这两件东西的确切含义,但是动词推开和除去的本义在该甲骨文字中会意是非常明显的。
卜辞:“癸酉貞:日月有食。排若”(佚374)这里的甲骨文排应该理解为推开。注意本条卜辞记录的应该是月食,但是日月相食的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这里可能殷商时代人们没有认识到月食的原理,将地球投射在月亮上的圆形投影误当做太阳了。
【甲骨文字本义小结】
秝的本义:摆列成行,稀疏适当。名词。
排的本义:推开、除去。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