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一个理科学者的思考
一个理科学者的思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6,739
  • 关注人气:3,92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破译甲骨文字之一百六十三:耒 劦

(2011-02-08 16:30:16)
标签:

甲骨文

劦日

劦凤

卜辞

殷商

文化

分类: 远古史·甲骨文本训

破译甲骨文字之一百六十三:耒 <wbr>劦 甲骨文 前已考证耒是殷商时期的挖土用的农具。引申义为力量的力。商周时期的土地为国家所有,所以在耕地上的劳作都是群体性的劳动。《詩經·載芟》“千耦其耘”便是此意。而甲骨文劦就是这种殷商时期“千耦其耘”的大农业场面的一个缩影。

破译甲骨文字之一百六十三:耒 <wbr>劦 甲骨文劦 上左一、二、三,下左四为本字。下左一、三为从本字省略口。上右一下左二非本字,疑为另一种农具——砍柴用的木钩。

见《淮南子》:“古者剡耜而耕,摩蜃而耨,木钩而樵,抱甀而汲,民劳而利薄。”

就劦字本字看,造字者的用意在于三柄耒同时深挖一大土块。西周金文中也有三柄耒同时挖掘三个小土块的造字。因为三柄耒要同时深翻一块大的土块就必须齐心协力,所以本字名劦,本义为合力挖土。图中下左一左三是劦的省略形式。由于省略的下面的口,即土块。本字更强调了齐心合力的本义。

卜辞:“……大命衆人曰劦田其受年,十一月”(续2·28·5)这条卜辞的意思是商王命衆人在十一月深翻土地以求来年丰收的意思。《禮記》有“薙氏,掌杀草:春始生而萌之,夏日至而夷之,秋绳而芟之,冬日至而耜之。”说明商周两代有东至开始挖田翻土的农业耕作方法。立冬节气是在夏历十一月下旬,和商历相差无几。东至翻土以后,三九天的严寒可以将板结的土地冻酥松,将越冬害虫冻死,有利于来年农作物的生长。所以卜辞说“劦田其受年”。意思是完全相同的。

《說文》:“劦。同力也。从三力。《山海經》曰‘惟号之山,其风若劦’。”这里的劦又作析。从甲骨文本义分析两者都可以解释通顺。析的甲骨文本义是断木,即砍树。借指春天东风的刺骨。“其风若劦”意指来自东方的早春的风寒冷刺骨且连续不断。所以卜辞中有:“東方曰析凤曰劦”(京津520)就是指早春东风刺骨且猛烈的意思。卜辞中常见劦日两字连用,劦日疑为冬至日,也是中国人习惯上祭祀逝者的日子。

卜辞:“…卜。劦日祖甲祜羌…”(京津4046

卜辞:“癸酉卜。貞:王宾祖丁爽妣癸劦日亡尤”(后上3·14

【甲骨文字本义小结】

耒的本义:殷商的一种用于挖土的木制农具。名词。引申义:力。

劦的本义:三耒同时挖土。动词。引申义:协同。

劦日本义:殷商人为冬至日。该日是祭祀日,也是劦田农事的开始日。

劦风本义:东风。又称析风。名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