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考8:从洹北迁邑洹南,是盘庚还是武丁?(下)
(2010-12-25 07:35:27)
标签:
尚书·盘庚武丁殷迁亳殷中商文化 |
分类: 远古史 |
如果说要考证是武丁从洹北迁邑到洹南,面临的历史疑点更多,需要澄清的历史事实也更多。
首先,如果是武丁迁邑洹南。就必须提供自盘庚到武丁谅阴这段时间(前1385—前1336)生活于洹北的考古学依据。就是前1336年以前的武丁卜辞在洹北出土,而前1336年以后的卜辞在洹南出土。夏商周断代研究用碳14测定表明商人在洹北活动了百年以上,但是它无法证明这百余年中,是谁生活在洹北。它也无法证明这百余年商人是连续的生活在洹北的。事实上碳测定证明商人在洹北活动了百余年几乎没有意义。史书记载和考古都能够证明早在祖乙时代商人就已经在邢地活动了。到盘庚迁殷的前1385年已经有了近250年的活动史。更何况当盘庚迁往洹南的亳殷以后,洹河两岸均有晚商人连续的生产、生活和祭祀活动。洹北考古发掘的十二座王者大墓,2000余座陪葬墓和8000余座平民墓葬便是这段历史的证明。所以洹北出现中商二期至晚商初期的特征是合情合理的。
如果是武丁迁邑洹南,那么在洹北的考古发掘中应该出现盘庚小辛小乙武丁四王时期的连续的窖藏甲骨卜辞和其他相关文物。同时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怎样解释出土在洹河南岸的武丁以前盘庚等王的卜辞?例如在洹南出土的武丁卜辞中多次出现“父乙敛”的提法,说明小乙在世的时候就住在洹南殷墟。这些卜辞出土于洹河南岸本身也说明武丁时期仍然在洹南。
北岸考证的找不到,南岸的现有考证又解释不了。武丁迁邑洹南就成了历史悬案。
如果是武丁迁邑洹南,那么洹北商城就应该是盘庚到武丁四王时期的宫城。怎样才能解释洹北商城被焚于一场大火的历史事实?怎样解释洹北城墙突然停建的考古事实?用武丁时期的历史很难解释,但是用盘庚迁邑洹南就很好解释。《尚书·盘庚》里有“殷降大虐”,是说盘庚带领的人民在定居洹河北畔时遇到了一次大虐。这个大虐到底是什么呢?盘庚避讳不说,而当地的臣民当然知道,所以心照不宣。孔颖达疏:“水泉咸卤”,我认为不是正确答案。“水泉咸卤”,不是需要隐讳的事情,“水泉咸卤”民众可以饮用洹河之水,再说既然是“水泉咸卤”公卿百姓当然应该乐于南渡洹河才是。结合下半句“先王不怀”可以揣测可能发生了一件可以视作“先祖不保佑我们”的天灾。那么,这场天灾是什么呢?
据2001年安阳考古工作队初步勘查:洹北商城宫殿区在中商三期早段(早段存疑)突然衰落,而且,发现“宫殿区内夯土基址普遍毁于大火的现象”。这是不是“殷降大虐”,以致盘庚认为是“先王不怀”呢?这是不是盘庚寻求迁往洹河南侧之邑(后来成为殷墟)的原因呢?因为盘庚此次迁邑是突然迁邑,所以在建的洹北商城的城墙工程就突然停止了。除此事件以外,盘庚时期还有什么大虐呢?史书上没有其他的记载,这次大火是目前考古学能够提供的唯一历史事件。
宫殿被烧,祖宗不佑,或者风水不好。所以盘庚急于迁邑。但是公卿群臣,黎民百姓搬迁到洹河北岸不久,刚刚建好新房,种熟了土地,稳定了生活。所以他们不愿意搬迁到河的南边去。这就是盘庚迁邑洹南时遭遇到民众抵制的原因。这个理由很充分,也可以顺理成章地解释所有问题。盘庚迁殷的初期的洹北商城应当具备中商三期的种种特征。当然,洹北商城是不是盘庚所建的宫殿,以及其失火原因还有待考古学证据。
如果是武丁迁邑洹南,那么“盘庚五迁,将治亳殷”这个第五迁应该作何解释?是从奄迁到洹北吗?肯定不是!因为《尚书·盘庚》里说的很清楚,这次迁邑是从“兹新邑”搬迁到“新邑”。奄显然不是兹新邑也不是新邑。南庚时期就迁奄了,至盘庚迁殷已经过去了五十多年,能说奄是新邑吗?如果说盘庚此次是迁往西亳(我认为盘庚没有去过西亳),那么是谁又迁邑回了洹北呢?从盘庚到小乙三代商王又安葬在哪里呢?是在西亳还是在洹北祖坟?洹北为什么会出现十二座王者大墓呢?它们与自盘庚开始的晚商十二王仅仅是巧合吗?
如果是武丁迁邑洹南,那么盘庚到武丁初五十年间在洹北就应该有足够的时间形成晚商初期的文化,但是从洹北商城发现的出土文物看,以中商二期最有说服力。这一段持续四个商王共五十年的历史在洹北的考古中几乎没有发现任何的文化遗存。这又如何能够证明中商三期和晚商初期文化在洹北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