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甲骨文字之九十六:寒(金文)

标签:
诗经七月金文寒本义古公亶父文化 |
分类: 远古史·甲骨文本训 |
金文的寒是一个会意字。这个家有两道门,一道是原有的家门,另一道是用泥巴糊严的门。这就是“墐户”的意思。而“塞向”则是用草把朝北的窗户塞严实。从这个字我们看到周代早期平民有“猫冬”的习惯,每年十月,他们早早地把朝北的窗户封起来,把大门用泥巴糊严,准备抵御冬季严寒的来临。
这个字还表明,周人在过冬的时间里,屋子里是塞满稻草的,而家人们就在草窝中过冬。
《诗经·七月》属于豳风。豳地在秦岭以北,位于今天陕西的旬邑和彬县之间,周人在公刘到古公亶父时期就居住在这里。所以这首诗记载的是周朝灭商以前的生活实录。
据史籍记载,那个时期的周人每家都有两个住处,就是两个家。一个在田间,一个在都邑。每年的五月到十月他们住在田边的家里,十月以后就在都邑的家里过冬。《诗经·七月》里这两处都有记载:
“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昼尔于茅,宵而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十月,大家把收获交公以后。回到自己在都邑的家。首先要掏填鼠洞,用烟熏走老鼠。然后把朝北的窗户封起来,再用泥巴糊好大门,在屋内铺满草。他们全家将在这里渡过一个冬天。直到周代建国以后,在《礼记·月令》里还有这样的记载:“仲冬之月(十一月)……命有司曰‘土事毋作,慎勿发盖,毋发室屋,及起大众,以固而闭’。”说明周代平民确实有在十一月十二月(冬月和腊月)猫冬的习惯。
但是,在猫冬以前,他们必须修缮好田间的住房,以便来年开春不影响播种百谷。这就是在每年的十月,白天男人们要收割茅草,晚上搓制草绳。等一切材料准备好以后,就登上屋顶,在原有的屋顶上加盖茅草,然后用草绳编制的网把整个屋顶固定住,以防冬季的大风吹走了屋顶。
等这一切都打理停当,妇女和孩子们就进入自己在都邑的家,关上门开始猫冬。这就是“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一般情况下他们遵照王室的命令很少出门(毋发室屋)。直至来年春天迁往田间的家开始劳作。
【甲骨文字本义小结】
金文寒的本义:严冬,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