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破译甲骨文字之八十:才 余

(2010-10-22 07:20:06)
标签:

徐中舒

础洞

地穴

支架

甲骨文

本义

文化

分类: 远古史·甲骨文本训

                                              

破译甲骨文字之八十:才 <wbr>余 甲骨文

甲骨文才的本义,根据我的理解,应该是晚商建造民居用来支撑圆形草房房顶的一种木质支架。才就是这个木质支架的象形。也许用才这个汉字来与之相对应是一个错误的认识所导致(有文字学者认为这个字是汉字在,同样的存疑)。因为它的甲骨文象形是一个左右对称的字,而汉字才左边太重了一撇。如果有一个汉字和它对应,这个汉字应该是余字的下半部分,从一从木。

《说文》“才,草木之初也。从—上贯丨,将生枝叶。—,地也。”许慎的意思是上面的一横表示地面,一株小草即将出土。他的潜台词是:才,本义地下小草将生枝叶也。

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许慎的这个解释存疑:首先,一为地面,小草在地下是不会舒展的。其次,许慎认为才的本义是“将生枝叶”,这个才的语义不能吻合。才的语义是刚刚、刚才的意思,而不是将要。第三,甲骨文中有一个即将出土的屯字,本义为萌生,和另一个破土而出的屮字,本义为出生。甲骨文字是一字一义的,这个才和屯两字本义重复了。

为了考证甲骨文才字的本义,我在本文中引入了另一个甲骨文字余。希望在对甲骨文余字的考证能够反證甲骨文的才字的本义是“晚商建造民居用来支撑圆形草房房顶的一种木质支架。”

 破译甲骨文字之八十:才 <wbr>余 甲骨文

关于这个甲骨文余字的本义,徐中舒有一个解释“象以木柱支撑屋顶之房舍,为原始地上住宅。”《甲骨文字典》

徐中舒的解释非常接近了甲骨文余字的本义了。余正是晚商时期普通民居的房顶和支撑房顶的木质支架。考古学的发掘已经找到许多自夏到晚商的民居,这些民居大多数为地穴式——在地上挖一个一米多深直径两米五左右的圆形地穴,土壁上有缓坡和凹形脚蹬以便进出。非常遗憾的是这些夏商的普通民居遗址上都没有发现屋顶。当时的建筑材料是芦苇和茅草、草秸,地穴为圆形,屋顶也一定是尖而圆的圆锥形的草顶。但是草制的屋顶是一种速朽的东西,所以考古学无能为力。正像远古城墙上的堞亭,当城墙倒塌以后,堞亭自然倾圮消失。“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现在,我们从甲骨文的才中发现了晚商建造民居用来支撑圆形草房房顶的这种木质支架。又从甲骨文余字中发现了晚商建造民居时的圆形草房房顶。你看,在甲骨文的余字中,只要将上面的屋顶缓缓降下就形成一个由木质支架支撑的草屋顶。而下面的木质支架恰恰是另一个甲骨文字——才。这个以木为支架、以草为圆顶的房顶看上去象一把大的茅草伞,只要将它的下端埋进圆形地穴的柱洞(础洞)里,上面的圆形草屋顶就可以盖住下面的圆形地穴。这样,一间半地穴式的夏商民居就建成了。

我对甲骨文余字本义的理解和徐中舒先生的观点差别在于,我认为这个甲骨文余字仅仅指夏商民居的土建工程以外的部分——支架和圆锥形屋顶。而徐先生认为是整个住宅(房舍)。

余的引申义可以解释作:盖房的最后一件事情——安装草房顶——剩余。

【甲骨文字本义小结】

才的本义是晚商用来支撑草屋圆形屋顶的木质支架。对应的汉字才疑为误用。

余的本义是夏商民居的圆锥形草屋的屋顶。引申义:剩余,多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