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破译甲骨文字之七十:冬 終 絶

(2010-10-11 06:26:42)
标签:

甲骨文

本义

说文

分类: 远古史·甲骨文本训

在甲骨文系统中,夏并不代表夏季,冬也并不代表冬季,因为在夏商时代只有春秋两季没有冬夏两季。从《夏小正》中我们可以判定,夏代的一年只有十个月,因此一年只能是分为春秋两季,每季五个月。

甲骨文系统中冬是終的本字。因为終是结束的意思,所以冬字自然就有了年终这样一个引申义。其实把甲骨文的冬和終人为地分成两个字是一种错误。在甲骨文中冬和終这两个字的原型只有一个,如图:

         破译甲骨文字之七十:冬 <wbr>終 <wbr>絶 甲骨文

这个象形字代表了一种什么本义呢?难道它就是代表了结束或者终结这个本义吗?是的,这个象形字的本义应该是终端或者终结的意思。要解开这个谜底我们必须先从另一个相关的甲骨文字絶入手。如图:

         破译甲骨文字之七十:冬 <wbr>終 <wbr>絶 甲骨文

絶在甲骨文中也是一个会意字。其主体是两根尾部系在一起的绳索,这个图案在甲骨文中很常见也为绝大多数的古文字学家所认可。这两根并联的绳索被砍了三刀,所以上面留下了三道刀痕(三横)。这里的刀痕是非固定意符,可以是两刀、三刀或者更多,而据《说文》所载,春秋战国时期的古文絶字只砍了一刀。绳索被砍断,这就是甲骨文絶字的本义。这和《说文》的定义是吻合的:

《说文》“絶,断絲也。从系从刀从卩。古文絶象不连体,絶二絲。”

当绳索被砍断以后,我们可以看到,剩下的最末端一节就正是冬字的象形。见下图:

             破译甲骨文字之七十:冬 <wbr>終 <wbr>絶 甲骨文 冬

冬下端的两个椭圆形代表了残存的绳索,上面的人字形代表绳索末端的绳头,那是搓

绳时末端的单股麻丝。所以,甲骨文冬字的本义在造字之初就是绳索末端的意思,即終端的意思。在后来的汉字演化过程中被人们加上了绞丝旁(系)。这种写法最早见于战国时期的曾侯乙锺上的金文。所以,冬是终的本字。《说文》“冬,四時盡也。从仌从夂。夂古文終字。”当它被用如动词的时候,就是结束的意思了。

然而,冬作为終的本义,它在晚商的甲骨文中本义有没有冬季的意思呢?从卜辞内容看冬字大多数场合都是用作终端和终结,没有冬季的意思。

卜辞“至…冬日…雨”(库664

卜辞“丙辰卜,囗,贞:帝隹其冬兹邑”(丙66

在卜辞中,冬已经出现了用作“最后一天”或者“最后一月”的引申义。如:

卜辞“辛未卜,丙翊壬申启,壬冬日”(存下76)

卜辞“隹王冬月”(前5·28·2

由上述考证我们可以看到,冬这个字在晚商的甲骨文系统中并没有冬季的本义或者引申义。冬的本义是終,是终端和终结的意思。

我们已经论证了甲骨文字的春夏秋冬四个字。其中的春秋二字很明显和春天和秋天的开始有关;而夏和冬二字和季节是毫无关联的。这一现象说明:晚商时期可能是没有春夏秋冬的四季之分,有的只是春秋两季的分法。当然这只是“可能”。因为即使甲骨文中没有夏季和冬季的专用文字并不能说明晚商时期就一定没有四季之分。更何况依然存在着甲骨文里有其它文字表示夏季和冬季的可能性。或者,依然存在着虽然文字没有记载,但实际上夏商就是按照四季历法来实行作息、耕作和统治的可能性。

但是我们可以参考先秦文献尤其是夏商时期留存下来的文献,结合考古学的实证证明夏商时代确实是十月历法,确实是没有春夏秋冬四季之分的。有关我关于这一点的考证参见我的《夏小正的十月历法》一文。

【甲骨文字本义小结】

冬的本义:终端。名词。用如动词:终结,结束。引申义:最后。冬是終的初文。

絶的本义:砍断绳索。动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