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破译甲骨文字之六十八:春秋之秋

(2010-10-09 06:22:44)
标签:

蟋蟀

甲骨文

本义

商周

七月

文化

分类: 远古史·甲骨文本训

 破译甲骨文字之六十八:春秋之秋 甲骨文 秋  破译甲骨文字之六十八:春秋之秋  籀文

上图中我列出了秋字从晚商甲骨文向籀文的演化:甲骨文秋从一只正在鸣叫的蟋蟀,从火。但是籀文的秋字从蟋蟀从火的同时,还加上了一个龜字。这种汉字的历史的演化保留了极为珍贵的商周时代的历史信息。到了小篆时,秋字已经演化为从禾从火了。

蟋蟀是远古文献里常见的一种昆虫。它的生物习性在《诗经·七月》记述的很详细: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牀下。……”看起来蟋蟀好像在七、八月里进行了一场迁徙。既然十月蟋蟀才入我床下,为什么七、八月就到房子的屋檐下寄居了呢?每年的七月,当田地里的粮食收完以后,只剩下农作物的秸秆。夏商周都有焚烧农作物秸秆的习惯,将田地里的秸秆放火烧掉,可以起到消灭害虫,驱逐野兽,提高地力的作用。当然那些没有烧死的蟋蟀就开始向他们的越冬地——家居——迁徙了。

《说文》“秋,禾榖孰也。”意思是农作物都成熟了,收割了。以焚烧秸秆,驱虫驱獸为秋天的标志。

但是这个字在创造的同时忽略了商周每年秋季的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商周每年的秋天要接受全国各地进贡的龟。这些龟是用来供给一年中王室占卜用的。这些龟必须在头一年的秋天进贡到商周的朝廷。《周禮·龜人》“龜人掌六龜之屬……凡取龜用秋时,攻龜用春时,各以其物入于龜室。”

作为接受进贡的一方,晚商的统治者们在甲骨文创造中并没有表现出各地秋季进贡龜的历史事实。但是作为进贡的一方却在文字里真实地记录下了这一历史事实。因为在进贡的一方看来,各国把每年秋天向商周王朝进贡龜这件事情看得是太重要了。

【甲骨文字本义小结】

秋的本义:秋收结束。和春字一样,它最初的创造也不是为了表明一个季节,而只是表明一个时间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