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甲骨文字之六十三:貝 心

标签:
甲骨文貝心本义区别文化 |
分类: 远古史·甲骨文本训 |
在《破译17》和《破译18》里,我们考证了贝部首字的特点和本义。《说文》“貝,海介虫也。居陸名焱,在水名蛹,象形。古者貨貝而寳龜,周而有泉,至秦废貝行钱。”
正确区别甲骨文字贝和心的简单的方法是:贝这个字下大上尖,是有方向性的。心这个字是上大下尖,也有方向性。贝是合体字(中间是分开的),而心是独体字。如果你了解海贝和人心的生物学特征,你就很容易分清楚他们。
《说文》“心,人心。土臧。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说以为火臧。”关于土脏还是火脏是汉代流行五行学说引发的分歧,与晚商的甲骨文造字无关。
我们来看心字。心是一个独体字,展示的也是正剖面。人的心脏分成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和右心房。我们看到甲骨文的表达是极其准确的。心的心尖向下,唯一的缺点是它应该稍微偏向一侧。如此准确的造字手法来源于商代对人体生理的深入的了解。
“淇水出朝歌城西北,东南流,老人晨将渡水,而沉吟难济。纣问其故,左右曰:‘老者髓不实,故畏寒也。’纣乃于此斫胫而视髓也。”
“纣愈淫乱不止,微子数谏不听,乃与太师、少师谋,遂去。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乃强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史记·殷本纪》
以上两则记载常被用来证明商纣王的残暴,但是它们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商代人们对人体生理已经非常了解。对待活人尚且如此,何况死人;对待本国人尚且如此,更何况俘虏和敌人。
据《淮南子·精神训》《广雅》《文子·九守篇》中都有女人在十月怀胎中每一个月胎儿在母体内的本质性的描述:
“人一月而膏。二月而脉。三月而胚。四月而胎。五月而筋。六月而骨。七月而成。八月而动。九月而躁。十月而生。形体已成,五脏乃行。”
文中的血脉形成,筋骨形成不经过解剖是根本没有办法知道的,无论他们解剖的是死的还是活的胎儿。所以,甲骨文字的造字是非常准确的,也是非常科学的。就这一点而言,学界过去的甲骨文研究还远远没有抓住甲骨文系统的精髓所在。失之于浮躁,失之于主观臆断,失之于不求甚解和孤立地就字论字。
卜辞中心的用法大多“王心”连用,用以代表商王的想法:
卜辞“庚戌……贞:王心若口其隹辥”(拾9·11)
卜辞“己酉卜,宾,贞:王心不一”(甲3510)
【甲骨文字本义小结】
心的本义:心脏。引申义:想法,心情。
贝的本义:海贝。引申义: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