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一个理科学者的思考
一个理科学者的思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5,005
  • 关注人气:3,92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破译甲骨文本义五十:效

(2010-09-11 06:25:10)
标签:

甲骨文

箭杆

长度

文化

分类: 远古史·甲骨文本训

 

我破译甲骨文字本义的基本方法是:采用古文字专家们基本公认的甲骨文字入手,分析它的组成。首先区分独体字还是组合字。如果是组合字就将其拆分至最小的符号单位(零件)。对每一个字的组成符号(零件)作深入研究。首先研究单一符号(零件)的象形并将其看成是一个部首。研究组成每一个文字的部首之间的关系。将每一个部首用于同一类甲骨文字必须都能解释得通顺。例如我在《破译8》中的止部首;《破译10》中的日部首;《破译12》中的破译甲骨文本义五十:效部首等等。例子很多,不再一一列举。

本文研究甲骨文字效。如图: 破译甲骨文本义五十:效

甲骨文字效,可以拆分成三个部分:从矢;从丨;从手。(三者都是意符)

矢是一支箭。丨是手抓的一种工具。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也就是造字者所欲表达的效字的本义。现在破译这个效字本义的症结在丨。因为手和箭都没有歧义。那么,这只手用这个丨去作用于一支箭。它要干什么?目的是什么?

在甲骨文破译中,这个丨和口一样,都是多义性意符。就是他们在作为意符是可以有多种解释。比如:树棍、农具、立柱、武器、连接符等等。显然,上述意符都解释不通这个效字。也许结合不同的意符组合还会有不同的意思吧。

我认为这个丨在这个甲骨文效字里,表示“尺”的意思。手拿着一把尺去量度矢的长度。为什么呢?因为各朝各代对于氏、矢的长度是有一定标准的。在甲骨文字中有一些同时出现多支箭的文字里箭身也是一样长的。所以在制作箭矢时,一定要量度箭杆的长度。不要小看量度箭杆长度这一举动。从夏代开始,生产箭矢的金属箭头都是从扬州进贡的;而生产箭杆的楛竹却是从荆州进贡的。无论什么原因,进贡的箭杆要验收首先就要量度它的长度。一支箭能否准确射中目标主要取决几个客观因素:箭头箭杆的大小粗细均匀,再就是箭杆的长度必须一致,这样才能够保证每只箭的射击手感一致。

量度箭杆长度就必须用尺。我在《桡骨——中国远古最早的尺》一文中考证了在尧的时代,中国人是用桡骨作为尺的,几千年来,汉族人的桡骨一直是二十五公分左右没有变过。但是桡骨作为尺只适合尧的时代。到了商代,度量衡变了。所以就必须制作尺。在效字中,这只手拿着的就是这样一根商代的尺,正在量度一支箭的长度是否符合标准。

所以甲骨文效字的本义是:测量长度。

因为用尺测量出的长度和箭的长度是一致的。所以就引申出一个新义项:模仿、效仿。这个引申义才是《说文》中的定义:“效。象也。”段注曰:“象当作像。人部曰:像,似也。”段玉裁的纠正是准确的。用尺量度箭杆长度正是一种“似”而不是“象”。

【甲骨文本义小结】

效的本义是:测量长度。引申义:模仿、效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