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海经》地名考十二:昆仑环水之渊

(2010-09-07 07:58:49)
标签:

山海经

环水之渊

文化

分类: 远古史·山海经

环水之渊又叫弱水之渊。它是围绕着古昆仑山的一条环形的河流,它是由发源于古昆仑的四条河流的部分河段连接形成的。

弱水之渊是古昆仑的又一个必要的条件:《山海经》时代的古昆仑周围一定要有一圈像护城河一样的环绕的水系。这个水系就叫做弱水之渊,也叫做环水之渊。环水之渊不是一个封闭的环,它有几个向外的河流出口。

 《大荒西经》:“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邱。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處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这是环水之渊的最早出处。

《楚辞·离骚》曰:“邅吾道夫昆仑兮,路修远以周流”。《后漢書》注云:“崐崘在肅州酒泉縣西南,地之中也。”

这里的周流就是屈原对环水之渊的代称。

《淮南子·地形训》曰:“禹乃以息土填洪水以为名山,掘昆仑虚以下地,中有增城九重,其高万一千里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上有木禾,其修五寻,珠树、玉树、琁树、不死树在其西,沙棠、琅玕在其东,绛树在其南,碧树、瑶树在其北。旁有四百四十门,门间四里,里间九纯,纯丈五尺。旁有九井,玉横维[]。其西北之隅,北门开以内不周之风。倾宫、旋室、县圃、凉风、樊桐在昆仑阊阖之中,是其疏圃。疏圃之池,浸之黄水,黄水三周复其原,是谓丹水,饮之不死。”这里的黄水,疑黄字音如环字,它能够“三周复其原”,正是环水之意。

据传东方朔的《海内十洲记》云“昆仑,号曰昆崚,在西海之戌地,北海之亥地,去岸十三万里。又有弱水周回绕匝。山东南接积石圃,西北接北户之室。东北临大活之井,西南至承渊之谷。此四角大山,实昆仑之支辅也。”

以上四本不同时期的先秦文献都不约而同地提到古昆仑周围的环水之渊。这个环水之渊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呢?我们暂且把古昆仑究竟是哪一座山放在一边,先解决这个古昆仑必要的前提:环水之渊。从上述《淮南子》和《海内十洲记》记载看,在昆仑山周围确实存在着一个环水之渊,它“三周复其原”或者说“周回绕匝”,包围着昆仑山。

 

考证到这里,我们有必要花一些功夫来论证这个环水之渊的“渊”字。在先秦时代,渊并不代表深水,深潭或者深渊的意思。《说文》“渊。回水也。从水象形。”所以渊的本义是漩涡和回水的意思。《易·乾卦》“九四:或跃在渊,无咎。”很多注解都将其解释为龙也许会跳跃出深渊。其实这是一个误解。远古之人认为龙(龙卷风)是起于回水之上的。九四,就是“九五:飞龙在天”的前一个阶段,是龙形成的阶段。所以,龙或跃在渊就是龙在回水上成形并逐渐壮大的阶段。整个乾卦六爻就是一条龙逐渐长大到衰亡的全过程。所以,渊就是回水,就是环水。环水之渊,就是围绕着昆仑山的环状的河流。

 

《西山经》:“崐崘之邱……河水出焉。而南流東注于無達。赤水出焉。而東南流注于氾天之水。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醜塗之水。黑水出焉。而西流于大杅。”一座昆仑山发源出四条河流。其中的河水就是指今天的黄河。

《爾雅。釋地》:“河出崐崘虚,色白。”这是说黄河发源于古昆仑。所以黄河发源于昆仑山这一段的河水,历史上是称为白水河的。黄河之所以得名黄河是因为河水的颜色因泥沙而黄浊。在它的源头水是清澈的。所以《淮南子》文中的黄水系环水之音转。在记载和考证昆仑五色水时,一般称黄河为白水。

《淮南子》:“河水自崐崘由地中行。禹導而通之至積石山。”这里就开始出现问题了。它虽然还认为黄河发源于昆仑山,但是,黄河的流动被说成是“由地中行”,是大禹在积石山疏通了这条地下河,使它流出地表。这是没有历史依据的猜测。

关于黄河发源于昆仑的问题是昆仑山考证的又一个必要条件。我们将另文考证。

 

据《山海经》记载:昆仑山发源了四条河。(黄)河发源于山的东北角行其北;赤水发源于山的东南角行其东北;洋水发源于山的西北角,行其西南;青水发源于山的西南角,行其东,又北,又西南。这样的四条河就组成了一个环水之渊。当然,四条河的河水分别通过这个环水之渊以后又通过出口继续外流,各走各的路。

环水之渊为什么又叫作弱水之渊呢? 《山海经·大荒西经》说的很清楚:“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邱。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處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环绕昆仑山的这个环水之渊里流动的是弱水。这个环水之渊在东北角上有一个出口,流出的河流径直向北,一直流进了内蒙古的居延海。这一条河就叫做弱水。不是因为它流水太小,不是因为它水的浮力太弱,而是它发源自弱水之渊的缘故。

那么,现在这个弱水之渊还存在吗?如果存在,它围绕着的昆仑是哪一座山呢?

答案是:现在这个弱水之渊还可以找到,它围绕着的正是祁连山。只要打开任何一张甘肃省地图或者祁连山区地图,你就会看见这个环水之渊,或者叫做弱水之渊或者也可以叫做黄水之渊。

但是,在专家们认定的其它几个学说的昆仑山四周,你就根本无法找到这个环水之渊。这就是我为什么认定古昆仑就是今天的祁连山的原因之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