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甲骨文字之十九:武

标签:
甲骨文本义指事楚庄王止戈为武 |
分类: 远古史·甲骨文本训 |
《说文》“武,楚庄王曰,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为武。”段注:武,迹也。此武
之别一義也。
在甲骨文中,止这个字是有方向性的。三个脚趾所指向的就是前进的方向。所以甲骨文的武字,从足从戈。从字面上看是一只脚正在奔向武器(戈)。《春秋元命苞》:“武者。伐也。”朱芳圃释卜辞武:“戈,兵器;止,足趾,所以行走,象挥戈前进也。”所以武的本义是武装自己的意思,至于武装以后,可以是对外发动战争(讨伐),也可以是为保卫自己和敌人作战。这两个意义都不是武的本义,只能是引申义。我们常说北方为玄武,这个所谓玄武的本义就是黑色的武装,是龟壳的一种借代用法。
如果按照许慎的注解,“止戈为武”,那么这个武字就应该是一个会意字,但是在甲骨文里,它阐述了一件事:奔向武器,应该是一个会意(指事)字。
殷商有一个王谥号叫做武丁的,这个商王在执政期间曾經發動過很多次戰爭。據《竹書紀年》記載,武丁先後發動了伐鬼方并攻克鬼方,滅大彭和征豕韋的戰爭。武丁死後殷商人給他的諡號是武和丁。這就說明在殷商甲骨文時期“武”的本義並非以戈止武,而是發動戰爭。
后一篇:亳是商代粮仓的考古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