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夫人的妥协

(2016-06-29 09:18:49)
标签:

红楼梦

文化

分类: 品石录_人生拾味

王夫人给人的感觉是比较强硬,可她的妥协却不容易被读者注意到。

晴雯等被撵后,按常理,宝玉、袭人等人更应规规矩矩、谨言慎行,以免王夫人再度发威。然而,事实是,在宝玉养病期间,和丫鬟们闹到天上去,也未见王夫人吭一声。“和那些丫鬟们无所不至,恣意耍笑作戏。”“这百日内,只不曾拆毁了怡红院,和这些丫头们无法无天,凡世上所无之事,都顽耍出来。”(见第79回)若在以往,金钏、四儿连说错一句话,都要招致被撵的命运。“王夫人心中自悔不合因晴雯过于逼责了他。心中虽如此,脸上却不露出。”(见第79回)脸上虽未露出,但行动上已有所体现了。

王夫人的表现,并不难理解。拿袭人的例子打比方。她劝了半天,自然是希望宝玉能听她的话;但宝玉折簪为誓,她就急了:听不听的,有什么要紧的(见第21回)。王夫人也是类似的。一番雷霆过后,见宝玉病倒,也就软了。

这也就是宝玉的顽石脾气。就算被父亲打个半死,性情也没见改了半点;母亲嫌他和丫鬟闹,但在一场风波过后,他反倒愈演愈烈了。父亲的妥协,一方面是因着他的独特才华,一方面也是无奈吧。而母亲呢,碰上这样又臭又硬的儿子,那也是她的命。

当正面的对抗无法实现(因“孝道”的缘故,宝玉不可能直接和父亲、母亲对抗)、但又要坚持自己的意志时,有些较另类的方式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办法。这是处于弱势地位的一种对抗方式。

晴雯被逐后,宝玉病中的放肆行为,其中的对抗性信息,已经是很强烈了。王夫人肯定能感受到这样的信息。但她没有和宝玉继续对抗下去,而是选择了放弃。这和贾政的妥协是类似的。实在是没有什么办法:打也打了,人也撵了,他还这样,能有什么办法呢?难道还能把他给杀了?

记得当年和朋友讨论这个问题时,我说:王夫人不可能宁可宝玉死,也要做成“金玉良缘”。朋友就摆出纳西族的殉情风俗。也就是说:那些父母们宁可看着孩子死,也不会让他们遂心的。

现在想来,天下可能会有这样的父母。但从宝玉挨打时王夫人的表现来看,她应该是做不出来的。撵几个丫鬟不要紧,她也可以不顾黛玉的死活,但儿子要是有个什么好歹,那可是天大的事儿。王夫人和贾母可能会有分歧,但在溺爱宝玉这一点上,是完全一致的。这也是宝玉可能“挟制”王夫人、从而遂其心愿的关键之处。若是没有这一点,那些怪招儿都是无用的。

贾政打宝玉,王夫人撵丫鬟,其目的只有一个:“改造”宝玉。打也打得够狠,撵也撵得够急。能使的招儿都使尽了,却不见什么成效。那么,继续打他、接着撵人,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到最后,这对父母只好放弃,不再和儿子较劲儿了。

在我看来,宝玉能取得这样的“胜利”,与他的顽石脾气是分不开的。若是换个人、换种性情,很可能就被“改造”成功了。

 

2016-06-2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由假古董说起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