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藕官二则

(2011-05-20 07:48:31)
标签:

红楼梦

文化

分类: 品石录_芳情雅趣

初读红楼,看到那些小戏子时,总想把她们和书中的某个人物对应起来。现在想来,似乎不必如此。比如黛玉,你很难把她只与一种花儿对应起来。那藕官亦是如此。

(一)

关于藕官的情事,芳官笑道:“那里是友谊?他竟是疯傻的想头,说他自己是小生,菂官是小旦,常做夫妻,虽说是假的,每日那些曲文排场,皆是真正温存体贴之事,故此二人就疯了,虽不做戏,寻常饮食起坐,两个人竟是你恩我爱。菂官一死,他哭的死去活来,至今不忘,所以每节烧纸。后来补了蕊官,我们见他一般的温柔体贴,也曾问他得新弃旧的。他说:‘这又有个大道理。比如男子丧了妻,或有必当续弦者,也必要续弦为是。便只是不把死的丢过不提,便是情深意重了。若一味因死的不续,孤守一世,妨了大节,也不是理,死者反不安了。’你说可是又疯又呆?说来可是可笑?”书中道:“宝玉听说了这篇呆话,独合了他的呆性,不觉又是欢喜,又是悲叹,又称奇道绝”。

初看藕官之言,并不以为然:一个“男子”,为自己的“续弦”找理由,还要扯上什么“大节”。这有何可称赏的?又如何算得上“痴理”呢?

藕官说:“若一味因死的不续,孤守一世,妨了大节,也不是理,死者反不安了”。言下之意,若如此,会让菂官不安。看来,这藕官的“续弦”,大约是菂官的意思了:她不忍藕官为自己“孤守一世”,希望在自己死后仍有人能照顾她。如此,方可去得安心。

我想,那黛玉恐怕也是如此。她深恐自己死后,宝玉会为自己“孤守一世”。于是,嘱宝钗照料宝玉。一个是知己(宝玉),一个是至交(宝钗)。这是黛玉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她希望宝玉有人照顾;而把他交给宝钗,自然是极妥当的。

“藕”和“菂”,均和“莲”有关。“菂”是莲子,谐音“怜子”。那菂官的一番苦心(莲子的特点),却是“怜子”之意。

宝玉原是指望着与黛玉袭人“同死同归”的。然而,终究是黛死袭去,事与愿违。黛玉死前,将宝玉托付给宝钗;而袭人去前,亦嘱宝玉“好歹留着麝月”。那宝钗麝月,固然是极好的,却非当日心愿。美则美矣,终有不足,却也是无可如何了。

如此说来,宝钗麝月可算是黛玉袭人的替代者。这也是黛玉袭人的心愿:就算自己不在身边,也希望能有妥当的人来照料他。这与菂官待藕官之意,并无分别。

警幻说宝玉“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吾辈推之为‘意淫’。【甲戌侧批:二字新雅。】‘意淫’二字,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淫虽一理,意则有别。” 脂批云:“按宝玉一生心性,只不过是体贴二字,故曰‘意淫’。”

那藕官菂官亦是宝玉一流的人物。二人的关系,虽然看似同性恋,却不过是一段痴情,一种体贴罢了。

(二)

说到“藕”字,倒也颇有些趣味。藕中多窍,似可照应黛玉“心较比干多一窍”的特点;在《本草纲目》中,称藕为“灵根”;而在宝玉的续庄子文中,亦有“灰黛玉之灵窍”之句。藕丝不断,恰如情丝绵长。多情而性灵,正是黛玉和宝玉(均为“灵玉”)的共同特点。在我看来,这“藕”,体现的便是“灵玉之性”。

藕官那一如既往的深情,待蕊官亦如菂官。而宝玉在对情感的处理上,大约与藕官颇有契合之处。这是由其“灵玉之性”所决定的。

在“西厢记妙词通戏语”一节中,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遭塌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脂批在此评道:“写黛玉又胜宝玉十倍痴情。”

在十二官中,似乎龄官最为出色(元妃省亲时还特别赏了她);而在龄官之后,大约便是芳官了。那龄官“眉蹙春山,眼颦秋水,面薄腰纤,袅袅婷婷,大有林黛玉之态。”而芳官呢,众人则说她和宝玉 “倒像一对双生的兄弟”。

芳官的个性,有些狂傲不羁。这似乎是“正邪两赋”之人常有的特点,往往是其“招祸之媒”。为此,她也惹了不少事、闹了不少矛盾,最终被逐。而宝玉呢,任性恣情,放荡弛纵,混迹闺阁,结交优伶。最后,恐怕也是“见弃于世道”了。

龄官得黛玉之态,芳官得宝玉之形;而藕官的多情缠绵,则是二玉的交集所在。若论灵性痴情,则当以黛玉为最。作者将她分给黛玉,看来是有一定道理的。

那蕊官既“嫁”了藕官,自然是藕蕊了。按说,是先有“蕊”(开花),后有“菂”(结子)。然而,书中的顺序,却是先有菂官,后补蕊官。也许,这意味着又是一年了。年年岁岁,花开花谢,只有藕根如故。在我看来,“藕”似可象征着长存之性。此身虽异(“菂”和“蕊”是水面/外表的两种形态),性却长存(不变的是“藕”,是其水里/内在的本质属性)。这不禁让人想起“三生石”传说中的圆泽禅师。而绛珠草,正是那三生石畔的精魂。

若作寓言式的解读,那么藕官的情事,或可看作是绛珠的前世今生。“菂”如珠,暗含“绛珠”之名,“藕官+菂官”象征着绛珠的前世:原是草仙;“蕊”是花,“藕官+蕊官”象征着绛珠的今生:化作了花神(黛玉的花神生日)。下凡后的绛珠,外具宝钗之“仙姿”,内秉黛玉之“灵窍”。“鲜艳妩媚”,是娇花之容;而“风流袅娜”,则是弱草之态。

石化玉,草化花。一个是和尚的“幻术”,一个是作者的“幻笔”。换了“包装”,本性不变。美玉娇花,不过是顽石弱草在红尘中的幻像而已。

 

2010-11-0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