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QQ号的故事:腾讯为何不如苹果?

(2013-07-31 13:06:10)
标签:

杂谈

文 王云辉
作者微博:@围脖王云辉
微信公众号:keji_zatan

    这个标题看上去很唬人,但其实只是进行一点个人的吐槽。

    最近,一个朋友非常郁闷,因为他的QQ丢了。

    这个QQ号,对朋友有着特别的意义。

    好几年前,朋友一直用这个QQ号的空间日志,写一些自己的随笔与工作感悟,后来,朋友的父亲患病去世,在那段惜别的最后日子里,他把自己的悲痛与怀念,全部写成了日志的文字。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朋友父亲逝去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朋友都没有勇气再次登录这个QQ号,再去面对自己曾经含着泪记录下来的记忆。

    直到不久前,他重新想登录这个号码时,发现上不了了。

    原因很简单:腾讯把这个号“回收”了。

    为了方便不了解情况的朋友,我将百度的信息附在这里:如果QQ号码没有好友,而且超过一个月没有使用,号码则可能被收回;如果号码中有好友,但只登录过一次,之后超过三个月没有使用,这个号码也有可能被收回。申请QQ号码后,3天以内未登陆的;申请QQ号码后,连续30天未登录;普通号码有过一次登陆纪录后,若在3个月内没有登陆纪录,被系统判断到就会回收;使用非法工具抢注号码、灌水、群发广告等影响系统的运行或者影响其他用户使用的。腾讯公司具有对以上各项条款内容的最终解释权。

    为了找回这个有着特殊意义的号码,朋友想了很多办法,从直接联系客服,到托朋友想办法,但始终没有办法——这里补充说明下,这位朋友在运营商,还是一位级别不算低的中层管理人,他的途径已经比很多普通用户多很多,但即使如此,他的多番努力依然是无用功。

    因为以前一直是自动登录,又长久没有使用,他忘了密码,因为以前是用于写日志,所以这个号也没有加什么好友,而且以前的电脑换了,手机换了,朋友发现,那些常规的找回办法都失效了!

    在此期间,我也曾帮他找过在腾讯工作的另一个朋友,但获得的回复是,号码一旦丢失过久,就没有办法找回,“如果刚丢失,可能还可以想想办法,但时间过了这么久,很可能已经回收啦,就没有任何办法了”。

    腾讯的朋友其实也做过努力,但他所能做的实在有限。因为在腾讯,为了与庞大的地下盗号产业链战斗,所有与号码安全的问题,都统一到了aq.qq.com这个平台上,以统一的流程与标准进行处理,保护用户的虚拟资产,即使是“内部渠道”,也只能是多一些取证渠道,帮助佐证号码主人的身份真实性而已。

    如果说,这个QQ号,乃至它的空间日志,都已经被冰冷的程序彻底清空,好吧,那朋友或许就认了,就当是天意。

    但让朋友郁闷的是,直到现在,这个QQ号还是老样子,是他的真人头像,标注着他的职务,空间里也还保留着他当年的所有日志……

    既然这样,为什么即使他提供各种身份证明,依然拿不回这个QQ号呢?

    而且,既然这个号不需要清空后分配给其他人,又有什么必要回收呢?

    因为这是腾讯的规定,冰冷而机械。

    我们能理解,一旦面对海量用户,不仅是腾讯,包括运营商、医院等等,都不得不以最可怕的冷漠,来制造一个最无奈的现状,摒弃一切个性化的问题,提供一个最为标准合理的流程,提供统一的处理结果,因为从整体上看,这是最具效率最为安全的方式。

    但我依然想起一个很多人都知道的故事:iPad 2上市时,苹果曾对消费者退货情况进行检查,发现一个退货包装上贴着一张记事贴,上面写着“Wife said no”(老婆说不行)——结果苹果给这位可怜的老公寄去了一台免费的iPad 2,包装上同样贴了一张记事贴:“Apple said yes”(苹果说行)。

    多年前,诺基亚鼎盛之时,那句口号曾让人记忆尤新:科技以人为本。在我的理解,它不仅说科技需要靠人来研发,需要贴近人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说,科技公司也不能变成机器,而要具有自己的人性一面。

    这在我的身边,有很多腾讯的朋友,他们给我的感觉,其实一直很不错,自然而亲切。他们也跟我说,腾讯也是一家充满人情味的公司。

    既然如此,为何不在面对用户时更加有人情味一点,至少把规则制定得更人性化一些?

    好吧,在这里,我不得不承认,我写这篇文章的关键原因,是希望有腾讯的人甚至小马哥能站出来说,别管什么规则了,你朋友的QQ号我们还给他!

    虽然这个可能过于渺茫,但这难道不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