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明时节走西口——山西杀虎口、内蒙古托克托、老牛湾、大同火山群自驾游记(三)

(2013-07-08 09:52:53)
标签:

杀虎口

黄河

托克托

走西口

自驾游

分类: 走遍中国
   从杀虎口东侧的山顶沿着山路下来,将到山脚的时候就是杀虎口另一处历史景观,西口古道遗址

http://s7/mw690/59552a27te0f650858af6&690

   遥想当年,这条石头铺成的古道上曾经有多少人走过?多少山西、陕西一带的农民背井离乡沿着这条路到内蒙讨生计、寻活路?西口古道记载了近代史上多少艰辛与沧桑?

http://s3/mw690/59552a27te0f652142f82&690
 
   在中国的近代历史上有三次大规模的移民潮,那就是“闯关东、走西口和下南洋”。尤其是在明末清初时期,这种大规模的人口迁移现象几乎到达了顶峰。一方面由于朝代更迭,明末战争频繁,民不聊生,天灾人祸不断。特别是在中国,这个以农耕文明为主的社会体系下,破产的农民失去土地这个生产资料之后只能通过迁移的方式,寻找更多新的土地开垦生存;另一方面内蒙、东北和南洋等地地广人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亟需大量的人口和劳动力,加之清后期政府孱弱,失去了对内蒙和关外以及海禁的闭锁限制,于是大量的人口纷纷向这几个地区迁移。

   正所谓:北人骑马,南人乘船。作为北方人,我对于走西口和闯关东的研究和体会还是较多的,对于下南洋知道一些,但没有深入研究。相对来讲,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中国人下南洋的历史更久一些。中国最早的华侨文化正是起源于福建(台湾早期属福建)、广东(海南省早期属于广东省的一部分)等沿海省份的人到东南亚谋生做工的历史。
 
http://s15/mw690/59552a27te0f653f2c01e&690

   中国的语言文化是博大精深的,看似简单的三个字“闯”、“走”、“下”,中间却蕴含着深刻的历史社会发展背景和三大移民潮的各自特点。显然,以山海关和杀虎口这种闭关自守充满阻隔的长城文化为代表的闯关东和走西口更为艰辛。长城不但阻挡了游牧民族进入中原的铁蹄,也阻止了汉人进入关外和内蒙的通道。清朝这种闭关封禁的直接后果,就是沙俄在东北以实际居住为借口劫掠了我们大片无人的土地。

     说道“走西口”,不能不提那首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西北民歌《走西口》

    “哥哥你走西口
     小妹妹我实在难留
     手拉着那哥哥的手
     送哥送到大门口.......”

      一首歌曲唱出无数的辛酸与无奈,走西口的历史就是山西、陕西人民到口外闯荡、发展的历史。走西口的同时,也带来了内蒙古草原游牧文化的改变,大量的晋陕人口的涌入带来的农耕文明,一步一步的影响着草原的游牧文化。现在当年走西口的几个目的地,土默特旗、鄂尔多斯、呼和浩特、包头一带,农田开垦耕作的面积已经远远大于草原放牧了。

http://s15/mw690/59552a27te0f65506994e&690

   离开西口古道回到公路上,眼前的就是现代复建的杀虎口关城。杀虎口关城建于明嘉靖年间,在明朝时是军事重镇和进出内蒙的要道,由于大明和蒙古瓦剌部的敌对关系,因此原称“杀胡口”。清朝之后,蒙古草原各部归顺而来,为了缓和民族矛盾,改称杀虎口。前面说到的走西口在历史上有两层含义,狭义的“走西口”专指通过山西右玉县的杀虎口进入内蒙;而广义的“走西口”泛指从山西、陕西乃至河北的长城以及黄河的各个水路关口进入到内蒙。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长城通往内蒙的各口中,杀虎口才是真正的“西口”。   

http://s1/mw690/59552a27te0f656bfb520&690
 
   修葺一新的城楼让人很难找寻杀虎口当年一夫当关的雄姿,只是使人平添一些感性认识与印象

http://s5/mw690/59552a27te0f65aee4934&690
 
   杀虎口的地理位置正处于内蒙古的首府呼市和晋北重镇大同之间。杀虎口离呼和浩特市大约是120多公里,离大同市也差不多120公里。正是由于杀虎口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才使得它频繁的出现在明朝和蒙古交战的历史舞台上,而作为兵家必争之地,蒙古骑兵入关首当其冲的要塞,杀虎口也多次被蒙古军队攻破。忆往昔,金戈铁马,大明重兵防守的九边尚不能抵挡蒙古,瓦剌部也先在土木堡俘虏了御驾亲征的明英宗并消灭十几万明军,兵锋直抵北京城下,何况这小小的“杀胡口”?

http://s15/mw690/59552a27te0f65c3d0d8e&690

http://s6/mw690/59552a27te0f65c282945&690

   历史人文景观就是这样,总能引起观者或多或少或对或错的遐想,也正是它的丰富内涵吸引着游客络绎不绝、流连忘返。我们在杀虎口拍照留念后,就通过这个关城离开山西进入内蒙了。

   我们下一个目标将是内蒙古的托克托县。

http://s3/mw690/59552a27te0f65d89bc02&690

   从杀虎口到托克托中间要经过和林格尔县,而托克托与和林格尔都属于呼和浩特市的下辖县。这是路途中所见,“武松”,很有意思的地名,而且还有汉蒙两种文字

http://s8/mw690/59552a27te0f65e6e8737&690

  前面讲过,杀虎口才是正宗的西口。过了杀虎口,算是真真正正的走了一回西口。一般从北京自驾而来的人,参观过杀虎口关城拍照留念之后,大多是原路返回到大同市继续游玩。自驾者在设计路线时,几乎很少有人会过了西口往托克托走。因为杀虎口的前方就是呼和浩特,而在高速公路如此发达的今天,去呼市不走高速的那只有发烧友了。

   我就是这样的发烧友,为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名“托克托”,我早早地在论坛上发帖招人。“走西口”其实只是计划行程中的一小部分,过关之后直达托克托才是我们此行真正的目标。幸运的是,很快我就约到了老疯姐等几个志同道合同样喜欢探寻历史、地理的驴友。

   和林格尔县同样也是一个不很出名的地方,很多人几乎不知道呼和浩特下面还有这样一个县,但是如果提到一个企业,大多数人会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里”——蒙牛集团的总部就设在和林格尔。过了和林格尔我们到达了托克托县,进入县城先找到一家宾馆,订好房间,简单的收拾一下,就凭着地图的指引,赶往河口。

   河口离县城并不是很远,出城没多远,我们就来到了河口,这是河边的一个农家乐式的餐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