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汉卓律师事务所
韩冰
有朋友评价我,智商尚可,情商不足。智商(IQ)就是智力商数,也叫智慧、职能。评为“尚可”,也就有些满足;意思就是高智商说不上,比低智商强些。但仔细了解情商之后,才出了一身汗,原来这东西低的话,也很危险呢。所谓情商(EQ)又称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按此定义,说我“情商不足”指的是什么呢?
我首先想到是话语环境,当初说这番话的时候,是在谈论我做了这么多年律师,为什么竟然没有能够建立一个稳定的关系群,做了这么多年,到了这么把子岁数,居然还靠打拼过活。很多我等“大律师”早就金盆洗手,或者“垂帘听政”了,有几个还在第一线拼拼杀杀。看看左右,好像真是这么回事。
说来真是奇怪,在国外律师是个“越老越吃香”的行业;因为长期的执业获得的经验是极其宝贵的,很多是书本上学不来的。经验的价值就在于此。可是中国的律师就是这样,执业二十几年,正当其时,却好像担心就要被社会淘汰一般,忙着先自己把自己给淘汰了。中国现今好像人才很是过剩,律师是这样,其它行业莫不如此,干到五十几岁,就开始要“靠边站”了,位子需要让出来,只有抱孙子遛鸟的份儿了。英美法系的美国,做法官的必须十年以上律师四十岁以上才有资格参加遴选,按照这个年龄算,我们很多法官基本上也是半退休状态了。一边是上升,一边是下降。难道都是因为中国人太多闹的吗?我看也不尽然吧。不管人口多少,有的行业还是要讲经验,要讲资历,要论辈分的。
最近老父两次病危,住在北京阜外医院。阜外医院是全国心血管病的权威医院,但对老父的病就是不敢轻易动作。十几年前,老父在这家医院做了心脏搭桥手术。两年前发现原来搭的四根桥已经堵了三根。此次病危,就是最后一根也堵了。从急救室送到重症监护病房,一住就是五十天。其间,数次向亲属说明救治方案,包括二次搭桥的外科手术和内科做支架,但一直倾向于保守疗法;可是保守疗法试了一次,老父再告病危。最后院方只得“背水一战”,由副院长亲自做支架。术后,副院长说,整个过程高度紧张,有一丝一毫的闪失,就告失败。
手术之前,因时间一拖再拖,主治医师解释,只能副院长亲自上,其他人谁都不行。了解到,副院长名为杨跃进,观其名,即知是五八年(上世纪1958年)生人,年方五十。可谓从资历、经验、辈分都是数一数二的。这样的人在医院是顶梁之才,离弃不得;到了其它行业,怕也就属于开始往下走的了。为何?其它行业没有这般人命关天,换个小生,照样抵挡一番。此外,其它行业到了院长这等级别,就是还挂着名,也早就不会亲自动手了。有谁见过几个基层法院副院长审案的。
从智商到情商转了一大圈,说了这么多,似乎都忘记自己要说什么了。其实,始终清醒在说什么,只是律师这个行业,以及围绕这个行业该说的,已经说得够多了,自己说烦了,别人也看烦了,还是把话题扯远一点儿看得明白些。话说回来,说到“情商不足”,并非符合心理学家要表达的本意,只是说我不懂得人情世故,不懂得现今的潜规则,甚至不懂得一些办事规矩。与夸智商对应,只有情商二字靠点儿谱。
说是说了,我也明白了,可大半辈子已然这样过来了,想改也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