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汉卓律师事务所
韩冰
【博主按】
这是8月12日发表在博客上文章,今天才发现没有了,总不可能文章自己删除了自己,必有无形的黑手所为;究竟是谁,我不知道;因为以前新浪删除博客文章,还要故作姿态给个系统通知。现在,神不知鬼不觉就删除了,而且连彬彬有礼的样子都懒得装了。过去那种样子虽是小人,但还能辨出是小人;现在却成了窃贼。
11号上午在上海办完事,准备去无锡;坐着朋友的汽车经过市区的拥堵好不容易到了上海与江苏交界的收费站。离收费站大概还有一公里的距离,车行开始缓慢,继而走走停停,到了收费站口,发现同时开了五个口在收费,不应该这么缓慢。
交过费之后司机刚准备加速起程,在不到三十米的地方有几个警察在拦车。我开始以为都是警察,因为服装没有太大明显不同,仔细辨认才看清,一共三个身着制服的人,只有一个是警察,另外两个是保安;他们都套着一样的反光坎肩,但分别写着“警察”、“保安”字样。
前面已经有两辆被拦住的车辆,我们的车是被一个保安拦截的,警察站在一定距离之外。驾车司机不知道为什么被拦,嘴里嘟囔着缓慢前行,保安示意立刻停车,司机在离保安大概两米的距离停住车。保安过来先是要驾驶执照,接着是行驶证;司机问是保险带的问题吗?保安一副不屑的表情,朝车的右侧方向努了努嘴。顺着他努嘴的方向,我看到停了至少七、八辆被拦截的车。司机跟保安争辩刚刚交费取了安全带。保安依然不言语。那个警察吼住一辆准备驶离的汽车,因为声音很大,我顺着看过去,看清警察的表情:戴着一副黑墨镜,浓浓的胡须显然是蓄的,而且很在意地经过修饰。他朝那辆被吼住的汽车走过去,同样从车窗里分别拿过驾驶者和行驶证,然后跟保安一样的努嘴动作。我注意到无论是警察还是保安,都没有按照执法规范“先敬礼”。
由于小型车在最里侧行驶,要停靠到路边必须通过不断与收费站驶出的车辆交叉,停靠车辆与直行车辆相互狂按喇叭,除了一个“乱”字没别的感觉。
我问司机为什么被拦截,司机说就是因为没系安全带。
我说不是已经解释了刚刚交完费。因为我的确看到司机一直系着安全带,在交费的时候才摘掉的。
我问这是江苏的警察还是上海的?司机说应该是上海的,他们在这个地方专门抓不系安全带的。
我说上海不至于穷到这样吧,我以为是因为奥运会安全查车呢。
司机无奈地把车停靠过去,拿了五十元钱,交五十元钱就完事了。
一会儿功夫,司机回来再次从车里拿钱,我问五十元不够吗,司机说不够,要二百元。
这时,我看到几个司机在交费小屋的窗口高声争吵,他们说的话我虽然听不懂,但我确信那肯定不是在相互问候。
等了一些时间司机才回到车里,坐到车里就开始骂骂咧咧起来:“真他妈欠再杀他们几个”。我很清楚他是借用杨佳的行为在骂。
我问怎么回事。
司机说是因为以前在市里有违章记录没有处罚。
我问为什么偏偏在这里截住,验车的时候不是必须清理干净违章记录?
司机说这里跟市里是两个部门,这里是高速公路交警队。
噢,原来是怕有违章记录的车子驶离上海就不回去了。
说来说去,对一个处罚驾车违法(以前叫违章)有必要这样吗?所有经过收费站的车辆都需要交费,一杆一车放行已经延缓通行的速度了,不可能所有车辆都有违法驾驶记录吧。对于那些车辆而言,这种集中拦截进行处罚的方式是否恰当呢?就算是恰当的,对于驾驶违法也应该纠正先敬礼吧,不但不敬礼,而且还装出那副酷脸,多一句话没有。那些保安算干什么的,哪条法律规定保安有权收缴驾驶者的证照。
说起来像是区区小事一桩,可为什么司机会与杨佳联系起来?
看来杨佳案件对一般普遍民众心理产生的影响真得需要认认真真地加以思考。就此次拦截处罚而言,有违法行为在先,当然警察有权进行处罚;问题在于那些不当的方式若碰到杨佳类的人,会不会衍生出难以预料的结果实在尚未可知。所以,网络上相当数量的不以杀人犯来对待杨佳、而将其视为“侠客”,其针对的肯定不是那些冤死的警察,而是这个职业长久以来在民众心里当中负面影响所致。从汶川地震我们能看出来那种真情实感的迸发,那是无须任何说教和引导就形成的社会主流意识。可是,当几个无辜的警察被残忍地杀害之后,为什么社会主流意识突然没有了是非呢?真的是一个杨佳案件就能了结、就能遏制了的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