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乔布斯乔布斯秘密日记iphone财经写作财经畅销书财经 |
http://s5/middle/594e15c3t86e9afd72a54&690
《乔布斯的秘密日记》这本书在圈内很火爆,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明显感觉到,它的中文版(中信1月出版)反映者寥寥,但《中国企业家》已经模仿它的风格,搞起了针对著名企业家的虚拟文本创作,并且风声水起,有鼻子有眼。
当然,与多少有做作、文青腔调的模仿之作相比,这本关于当今如日中天的大帝级硅谷商人乔布斯的虚拟写作,则要生猛得多。不明内情者,真以为是乔布斯的日记泄露到坊间了。但实际上,它只是一个聪明的作者,模仿乔布斯的口吻,以第一人称写的好玩故事。
这个作者真的冰雪聪明,想到这么牛逼的一个角度,而且就像诸多从网络中崛起的中国网络写手一样,他也通过互联网逐日公布这些日记体写作的。起初大家真伪不辩,你说是假日记吧,可日记中有着活生生的乔布斯内心世界描述,并且结合了乔布斯那一时期的真实事件(2007年前后),你说是真的吧,傻叉才会相信乔布斯会把内心的秘密公布出来与世人分享。
何况这些秘密中,有一些是相当不堪的。直击人最隐秘最复杂最脆弱的灵魂深处。
这就制造了十足的噱头。大家对于这样一个风云人物的内心世界当然有偷窥的兴趣,哪怕它是假的,但只要它貌似真实的,也能吸引不少人的眼光。作者是《福布斯》杂志一位编辑,显然对乔布斯十分熟悉,也不想再搞一本很严肃的“正传”,倒是那些他猜想的乔布斯的隐秘内心及谜一般的乔布斯私人生活及商业生活,可以让他得以为这位公众人物完成一幅另类肖像描摹。
这位老兄真的对乔布斯的内心有着刻骨的观察和分析。虽是虚拟的,却显得异常真实。
既然是凭借于真人真事的虚拟创作,作者还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在真实背景下,展示戏剧性及荒诞性的一面。这本书中,乔布斯的超级自恋、自大、古怪可谓再现得淋漓尽致。比如他只要见到有人在他眼前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就抑制不住怒火,就像看到有人在晚餐时拿着大粪蘸食物吃一样让他难受(书中比喻)。另外,冥想静修这种看起来相当主张无为的行为爱好,却被形容为乔布斯的天才产品创意来源,书中用滑稽的笔触说,为了创造像IPHONE这样的伟大产品,乔布斯必须去自己的密室冥想。
强大的背后往往是脆弱,书中还描写了乔布斯需要借助心理医生来寻找内心安宁。硅谷花花公子拉里·埃里森在这本里是重要配角,是乔布斯的死党,一旦乔布斯陷入思想困境,需要帮助,拉里就会出现。
书里还不知是杜撰还是真实地写到乔布斯对小野洋子的敲诈。
这本书,借着想象的翅膀深入了一个公众人物的灵魂,它也许比多数乔布斯传记更容易让人了解乔布斯是怎样一个人。这本书在真实背景下进行了很多不知是真实还是虚拟的写作。对于许多“秘密”“内幕”,当然不必信以为真,仅具文学欣赏价值,或仅供一哂。
它的火爆简直是注定的,原因是,作者聪明地选择对一个众人瞩目的人物给予创新性地另类解读,并且借用互联网的传播特点及影响力,放大这个话题的效应,而且,这本书充满风趣和爆笑材料,是一剂很好的放松剂。
我很好奇的是,书中当事人们,对本书持何种态度。说它是一本小说,但它完全是以大胆方式在拿真实存在的商界人物来说事。这是否构成人格侵权?是否会给调皮或说善于制造噱头的作者惹来满身骚?
在中国这种书是不可思议的。就算你在大量调查取证的基础上还原一个企业家的全面真实面貌,里面看似负面的描述还是会引致怒火甚至干预和报复(所以,现在国内企业家传记都讨巧而肤浅地只写企业家的“成功经验”,而不是其复杂人生)。何况如此明目张胆拿大人物说事呢?
这的确是一个牛逼尝试。它丰富了人物写作的内涵,使得半真实半虚拟成为一种不错的方式。
这不,《中国企业家》导入这种写作后,整本杂志变得生动有趣得多,改变了财经写作的维度。我们以前看到的财经写作,基本上就是一种拿架子的严肃写作。很少有娱乐性及真正丰富而多元化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