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整理——效率——创造

(2010-05-21 01:27:06)
标签:

佐藤可士和

整理术

整理密技

优衣库

设计工作室

财经

整理——效率——创造

人生有很多大道理可讲,但小切口的道理往往能够令人一下子明白,原来生活是这么回事。这本《佐腾可士和的超整理术》便是促人思考的一例。这又是一本两三个小时可以看完并领会的小书。我发现,日本和台湾盛产这种小书,主题鲜明,定位准确,讲究实际借鉴意义,快阅读,快吸收,快见效。比如《钝感力》《欲情课》《知性力》《专业主义》《晨间日记的奇迹》等等。这样的书,国内似乎较少生产。

作者是日本较富人气的设计工作室老板,是能否让设计产生效益的食脑族。他用工作中的切身体会讲述了“整理”之必要和重要。

老实讲作为作者的文字处女作,我觉得这本书提炼得不是太清晰,尤其讲到“空间整理”“信息整理”“思考整理”中后二者时,很多字里行间很难感到这是一本谈“整理术”的书,尤其到了最后,几乎变成了作者所做过的设计案例的堆砌。

不过这仍然是一本提供一定启示意义的书,尽管这本区区数万字的小书贵得惊人,定价38元,但它至少比很多垃圾书有价值得多。

这本书给我的启发是,一定要把空间整理得尽量简洁,去掉一切不必要的杂物。道理虽然简单,但养成整理的习惯却非常难。我的书房和桌面就经常在一次精心的整理后不久,又变得凌乱不堪。我之所以对这本书感兴趣,也是因为我深受凌乱之苦,希望找到空间、信息、思考整理的捷径。我深知,空间的凌乱,显示的是思维的凌乱。并且每天被海量信息和各种思想念头包围,也令人深感驾驭感和掌控感的缺乏。

整理的意识及习惯值得好好养成。这是效率之源,也是创造之源。

关于空间整理,作者描述了他的一套理念及方法,似乎是很可行的。基本思想就是要对空间中的事物进行排序,舍弃不重要的,让工作环境极度简洁,以达到思维的高度集中,尽量少受环境因素干扰。

对于自己的公文包,桌面,办公室,无一不是需要拼命做减法。这是减少现代人负载的惟一办法。这样带来的后果将是美妙的。问题是,你必须养成坚持整理的习惯,并要有一套整理的基本理念及方法论。

信息和思考的整理相对抽象,需要尽量将抽象的东西具象化,比如尽量用文字、语言、图画表现出来。作者较多结合自己做设计的经历来谈这两种整理,其实变成了脑力创造的方法论:1.充分交流,掌握信息,2.分析了解到什么是重点,是客户想要表现的,形成观点和判断,3.在观点和判断基础上,创造能满足客户需求、将客户公司价值视觉化的设计作品。

这个经验虽然局限于设计,但我觉得它同样适用于新闻行业,或其他创意行为。

作者的一个观点很重要,他觉得,最低端的整理是空间整理,更进一步的是信息整理,最高端的是思考整理,前者做得好了,能够促进后者。三者是相辅相成的。

要想成为一个思路清晰的,有创造力的人,必须首先懂得整理空间。它不仅是效率之源,也是创造性思维模式的基础演练。
(深夜于成都西藏饭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